一再打擊民眾食安信心的衛福部

幾天前才說台灣食品安全的「源頭管理」跟「邊境管理」是關鍵問題,財政部關務署就爆出台北關關務員楊俊源,涉與桃園市衛生局雇員張恩碩、報關業者廖恩葳勾結,涉嫌協助將檢驗不合格、應封存銷毀的多項產品私下運出海關販售。一共有6434公斤的農漁貨被消費者全吃下肚。

這些人熟悉生鮮進口食品的作業漏洞,知道食品抽樣檢驗後,會先暫存在倉庫。所以他們找上負責查封存產品的人配合,延後幾天才去封存,讓業者有時間更換市售的劣質綠蘆筍及螃蟹供銷毀,只留空箱或直接偽造文書假冒物品已銷毀。

這凸顯出作業流程上讓有心人有漏洞可鑽,你食藥署跟財政部關務署,第一時間的反應,總是該檢討漏洞吧?

沒想到食藥署長的第一反應竟然是『廉政署發現違法的是台北關,並非食藥署。對於第一線稽查人員不敵誘惑,罔顧食品安全,她表示:「應該是第一次發生」。』

看到沒,這位食藥署長從食安見事件以來的NPC模式再度開啟,一,撇清責任歸屬,二,立馬推說是第一次發生。

食藥署就是這樣,所以才惹人反感。上次毒豆乾事件,食藥署長也說二甲基黃在國內是第一次檢出,但事實上是,早在1987年就爆發過二甲基黃風波,食藥署怎麼能夠說是第一次發生呢?你署長如果不是不用功,就是刻意想隱匿資訊嘛!

而且,早說食藥署要在邊境管理上下功夫,就像茶葉,都用抽驗的,抽驗量不過10%,其他90%都當作已通過。直到越南茶葉出事後,才要逐批抽驗,有沒有這麼沒有警覺心的?

再說,海關人員的專業能力,面對龐大的食品項目,都沒問題嗎?舉例來說,他們能辨別那些越南的綠茶、烏龍茶的差別嗎?你知道許多國內製茶出口商,是先將越南廉價的綠茶、烏龍茶,用綠茶的名義報關(稅率較低),然後混充成台灣高山茶出售嗎?問題是海關人員看得出來嗎?

再想想當初大幸福跟頂新那些有重金屬的黑心油,都大方通關多久了,如果不是爆發出黑心油事件,怎麼會回去逐批驗呢?當初食藥署這一關抽驗的時候,7批越南油品中,其中有1批被抽去驗重金屬、抗氧化劑、黃麴毒素,竟然通通過關。這不擺明了檢驗能力不足嘛!

後來,食藥署北區管理中心主任馮潤蘭才承認說檢驗能力不足,「是否為食用級或飼料級「不能單靠檢驗」」,必須搭配官方或公證行的文件,再發給許可證。結果這一段程序,大幸福跟頂新連公證文件也偽造,食藥署又不查證,也被騙。

這就是我們邊境管理的狀況:『能力不足+警覺性低+程序漏洞+查驗率低+放水+常自動轉成NPC狀態的署長一位。』這個公式下,台灣食品的邊境管理能搞好嗎?

偏偏問題是,食品邊境管理沒搞好,台灣食安真的不會好!

令人感慨的是,這兩年扮演左右選情超級助選員角色的(反輔選),竟然就是一再打擊民眾食安信心的衛福部!面對這樣的衛福部,無論誰執政,可能都要矬咧等喔!

< 資料來源:徐嶔煌facebook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