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跟鞋 烏腳病 布袋史

 

自去年十月開工,迄今已大致完成的布袋高跟鞋教堂,才試開放,已經吸引不少民眾搶鮮,帶動了地方小鎮及周邊地區的觀光熱潮。

高跟鞋教堂初現媒體之時,曾招來文資建築學者的批評,但也引起地方文史工作者的反彈。從發展地方觀光、帶動地方經濟與能見度來看,高跟鞋教堂無疑是成功的;所能帶來的文化歷史體認,其實也可以更加深入,使其除了觀光之外,讓大家體會早期南部諸多海港的歷史、文化與發展過程,形成一個新地標。

布袋最早期的歷史意象在明代與荷蘭人的記載中是個叫「魍港」(Wan-kang)的小港,海盜大本營,比鄭芝龍更早的海盜或海商前輩起家、聚嘯之地;當然,她也是傳統漁撈整補之港。海盜加上漁民,通常不是早期基督教長老會或天主教道明會打得進去的地方。然後是清代船舶在附近遭遇海難,被當地人民搶奪之港,地方官吏不敢踏足之地。到了一九五○年代,出現了烏腳病。

當地漁民、農戶不管男女,穿的都是長筒雨鞋;穿高跟鞋的都出外打拚了。好不容易,終於有高跟鞋教堂,也帶來許多穿高跟鞋的時髦女士,搶踏布袋小鎮,去看象徵愛情的教堂之餘,不小心看到穿雨鞋的老先生、老阿嬤如何艱辛地過生活。馬雅各醫生、甘為霖牧師、郭德剛神父不敢妄想的教堂,終於矗立海盜之窩、漁民之鄉、烏腳病之港啊!這樣叫沒有文化意涵?評斷之前,了解布袋小鎮的過往與遭遇,或較清晰。至於教堂是否會成為淺碟型文化?在台灣很難說,但通常是的。

所以,有關單位、當地文史工作者,如能加深這方面的鋪陳,讓大家去看教堂、懷念結婚之時,讓滿懷期盼喜悅之情的新人,在教堂結婚之餘,都能或多或少吸收文化意涵與小港風華,這樣,當能讓新建築融入舊歷史文化與當地艱苦生活過程。如此或能加深高跟鞋教堂的觀光壽命與延續文化傳承。

(作者為台灣研究者,著有《福爾摩沙島的過去與現在》等書)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自由廣場〉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