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福島為鏡 住宅結構安全刻不容緩

〔記者徐義平/日本福島報導〕三月二十四日中央銀行理監事會議宣布,除豪宅外其餘房貸信用管制全數解除,引起多數房地產業者叫好,四月一日六都地政局陸續發布三月買賣移轉棟數,均較二月明顯回溫,六都增幅均超過四成,正當房地產業者普遍認為「最壞的時間已經過去」,正要抓住時間點開始全力做多時,其實全台背後最重要的住宅結構安全問題根本沒有解決。

  • 天神岬運動公園的立牌,清楚記載海嘯前後的場景。(記者徐義平攝)

    天神岬運動公園的立牌,清楚記載海嘯前後的場景。(記者徐義平攝)

  • 海嘯衝擊後所留下殘物的集中場。(記者徐義平攝)

    海嘯衝擊後所留下殘物的集中場。(記者徐義平攝)

  • 沿路所及的受損建物。(記者徐義平攝)

    沿路所及的受損建物。(記者徐義平攝)

  • 受海嘯衝擊而拆掉建物的土地,白色立牌像極了哀悼的墓碑。(記者徐義平攝)

    受海嘯衝擊而拆掉建物的土地,白色立牌像極了哀悼的墓碑。(記者徐義平攝)

海嘯損壞住家 仍凌亂不堪

今年三月是日本三一一大地震五週年,進入福島縣尚未解禁的歸還困難區—富岡町,還記得當天是週六,感謝接待我們的公務人員放棄自己的假期。舉目四望,不是生著紅色鐵鏽的軌道,便是部分毀損的住宅,甚至月台附近出現多塊用繩子圍起來的素地,都插著一塊小小的立牌,近眼一瞧,上面寫著某某家屋番號,經過了解,才知道那塊土地上原來是有住宅存在,但因海嘯襲擊,住宅已經嚴重受損,甚至部分已經不在,因此,才特定用繩子圍起來,並在土地上插著木頭做的白色立牌,但在我眼中卻像極了哀悼土地的墓碑。

沿路所及,街道兩側其實不時出現受到海嘯衝擊後的損壞住家,定眼一瞧,其實多數屋內仍呈現海嘯襲擊之後凌亂不堪的情況,車子持續馳騁在人煙稀少的街道上,途中出現一對穿著白色防護衣的夫婦,走出門外正步向自己的轎車,那對夫婦的眼神與車上的我們短暫交集,馬上展現警戒的氛圍,事後猜測那對夫婦應該是回家整理,不過,回自己的家卻穿著防護衣,更擔心周邊異樣的眼光,讓到訪者內心的感受更加深刻。

回到東京前的最後一個地點是楢葉町,去年六月解除禁令後,至今回到家鄉的原住戶僅六%,當時記者前往「天神岬運動公園」,該地點據說是看著海嘯打上來的第一現場,公園內更矗立海嘯前以及海嘯後的場景,海嘯前一片翠綠的土地,海嘯後只剩黃土,立牌上更詳載當時推斷海嘯高度達十.五公尺。

總算讓我稍微釐清,地震、海嘯是天災,但核電卻是人為的,把場景拉一段回台灣,其實關鍵字也是「地震」,也是串聯這篇文章的主軸。二月六日,小年夜,接近凌晨四點,南台灣發生六.四級大地震,「維冠金龍大樓」應聲倒塌,三月地震衍生出的土壤液化潛勢區成為民眾所關注的焦點,緊接著九二一大地震前便存在,屋齡超過二十年老屋也浮現結構安全疑慮,看到這,我也想問,是天災引發一連串人禍,才是主要肇事原因?還是人禍原本就存在,只不過天災引爆這個人禍?

排除人禍地雷 不要再踩爆

其實台日兩國均屬於地震頻繁的國家,颱風、地震等天災經常出現在新聞版面,可是造成的損傷可大可小,背後的關鍵點其實還是在於人禍,因此,其實全國各地存在的多少人禍地雷,沒有人搞得清楚,可是在天災來之前,其實還是可以透過公權力、甚至民眾的自發力量降低損失。

不過,近期看到台灣熱議的地震話題,從土壤液化潛勢區炒到豪宅可能跌價,又一陣風炒到三二九檔期的豪宅受土壤液化話題可能帶動買氣,我只想問,究竟是房價重要?還是命重要?為何這種趁機占便宜的議題需要強迫民眾接受呢?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