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封邏輯與期待善意

“Let's go." "We can't." "Why not?" "We're waiting for Godot.”
「我們走吧。」「不行啦。」「為什麼不行?」「我們在等果陀。」

                       ──Samuel Beckett, Waiting for Godot
                            山謬‧貝克特,《等待果陀》

從開始競選以來,蔡英文就一直對台灣與中國關係保持低調、模糊的基調。「維持現況」是她在台灣天然獨的民意下,與國際現實所能做的最大公約數。但是中國習政權至今並未釋出任何善意,相反的,許多國內外的中國跑腿小弟,則不斷要求她釋出更多的善意,「接受九二共識」。那麼蔡政權可以期待中國釋出善意,或是以委婉方式表達不反對九二共識,以獲取善意回應嗎?

筆者可以寫個一萬字來闡述討論這樣的困境,不過因為筆者一向懶惰,講話也不會鋪陳,做不到像某星海羅盤的教授一樣一講兩三小時,讓大家覺得頭頭是道,頻頻點頭微笑,但是走出會場或關掉電視,卻完全想不起他到底說了甚麼,因此駑鈍如筆者,還是乖乖直接破題:「麥肖想啦!卡早睡卡有眠啦!」

為什麼?因為中國統治階級的邏輯是一種筆者稱為「密封邏輯」(Hermetic logic)的邏輯,和我們習慣的互相退讓,以求達成協議的談判議價邏輯不一樣。

在這種密封邏輯中,台灣的退讓會被當成中國現有施壓策略成功;而既然成功,就表示策略成功,應該繼續向台灣施壓,並要求更多退讓。而任何台灣的堅持,都會被當成台灣不退讓;既然不退讓,就必須向台灣施加更多壓力。這時聰明的你會說:「WTF,這不是一樣嗎?」答對了,這就是中國天朝官僚的想法:不管你是否退讓,他們都只會有一種回應,也就是施加越來越大的壓力。因為這就是他們的政治正確,尤其是在習近平急著搞個人崇拜、大權獨攬、不容許有人挑戰他的權威之際。所以想要等中國政權的善意的話,可以像《等待果陀》這齣荒謬劇裡的兩個主角一樣,一直等下去,等那等不到的果陀。甘比亞與肯亞事件,正可以看出中國正開始加緊施加壓力,同時希望以其密封邏輯與天朝獨尊思想,凌駕國際法與協商機制:只有中國官員與皇親國戚可以貪汙,把中國人民的錢乾坤挪移到海外空頭企業洗錢避稅,但是外國人絕對不能來詐騙中國人的錢;同時,中國人坑殺外國投資者、侵犯國外智慧財產權或是成為外國經濟犯罪者的天堂,都對中國官方有利,所以一概假裝看不見。強行綁架台灣人這樣的先例一旦立下,更容易在國際上造成台灣從屬於中國的假象。

《等待果陀》的兩個主角(圖片來源:由Merlaysamuel,創用CC 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習的種種肅貪與個人崇拜的動作與其說是想滿足其個人的權力慾,倒不如說是對於害怕國內與黨內反對勢力興起的先行壓制與消毒措施。而和所有獨裁政權一樣的是,對中國政權來說,外交百分之百是內政的延伸:汲汲於掌握國內權力的習近平,看來是難以在國際上做出任何會讓他黨內反對者批評的示弱措施。

但是正如筆者在前文〈為了釘子,失去王國:中國對台打壓,得失如何?〉所提及,在中國經濟狀況日益困難之際,繼續花錢打壓台灣搞不好會讓中國現有政權加速崩潰。這也是習政權自己挖洞自己跳,所陷入的兩難困境:因為其實收回台灣(延伸來說,包括在南海與東海,以及在世界各地的各種擴張行為)與否,對中國獨裁政權延續根本無關:是中國政權自己將這件事與政權延續綁在一起的。

所以我們可以期待的是,即使蔡政府釋出更多的善意,中國也不會放鬆退讓。面對這種無限循環的密封邏輯,最好的辦法就是不要與其一般見識,站穩自己立場,跳出其無盡的迴圈。但若是台灣是一個正常國家,那麼我們的政府也許可以把中國先晾在一邊,集中心力處理內政與國際經貿問題,從過時的教育與經濟模式,到龐大難解的年金問題與失業率,乃至更進一步的經貿與外交結合,在在都跟中國無關。

可是在台灣有一群既得利益的中國買辦,以及頭腦還停留在十九世紀的天朝思想的遺老遺少,拼命想把台灣與中國連結,中國經濟好時高唱中國市場比世界更大,中國經濟差時恐嚇中國隨時要來吃人,甚至想引中國勢力為其靠山,以繼續保持其在台灣的優勢地位。比起動刀動槍前至少還要先想想會不會危及其統治的中國獨裁政權,這些勢力也許是新政府更大、更立即的阻力。而由肯亞案可看出,即使蔡政府想集中心力處理其他問題,習政權也不會善罷干休,想把台灣再拉進所謂「兩岸」的泥淖中。如何同時應付習政權與共黨支持者的干擾,將是蔡政府最大的挑戰之一。

< 資料來源:想想論壇Thinking Taiwan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