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還要給大老們多少機會?

 

 

      中區、南區年金改革兩場座談會連續爆發肢體衝突,當反年金改革的軍公教退休人員踩著一名年輕人胸口的畫面透過新聞放送時,令人不禁既憤慨又不解:未來繳稅支付年金的不正是躺在地上的年輕人嗎?照理說應該可以理直氣裝要求年金改革,為何被反改革的人馬踩在腳下?

      另一個引發輿論熱議的改革議題是一例一休,面對新制上路,工商界大老不是出言恫嚇這是「三輸」改革,就是老淚縱橫說政府殘忍,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周休二日的勞動政策不是實施很久了嗎?現在只是更明確立法,為何引起工商界大老們如此大的反彈?

      這兩個事件讓我不禁聯想到當年廢除萬年國代的「盛況」,反改革的老國代為了捍衛自身權勢,即便被推著輪椅、提著尿袋上中山樓開會,依舊能沆瀣一氣,團結一致對付排山倒海的改革要求與輿論壓力,即便被指稱「老賊」也不為所動。

      為何我們社會的長者與論語所錄的「從心所欲不逾矩」的形象相差甚遠,卻與「老而不死是為賊」如此相近?

      姑且不論所謂世代差異或敬老尊賢,倘若把所謂軍公教退休人員、工商界大老與年輕、勞動世代放在同一個競爭平台,我們應當用什麼標準來檢視或要求?如果把台灣視為一個大企業,面對不事生產卻坐領高薪、或者怯戰思安的人員,他們將被如何看待?尤其處在企業必須組織重整或瘦身時,他們又將面臨什麼處境?裁員、資遣?還是依舊讓他們掌握權勢,把局勢往更頹敗的方向帶去?

      無可否認,軍公教退休及大老世代曾經是台灣社會中堅、曾經為了生存篳路藍縷,然而,在全球都面臨經濟衰退、力圖革新的浪潮下,台灣其實沒有多少本錢可以揮霍,更別說排擠年輕世代的資源去滿足老人家期待的舒適圈。根據勞動部統計數據指出,30歲以下的青年勞工平均薪資不到30K,當中卻有30多萬人要背負沉重學貸,年金改革與產業轉型早已是刻不容緩的事情,如果退休人員與工商界大老再不讓步,只著眼自身權益與擔心經營成本提高,把年輕世代推入「貧困世代」的困境,他們也難逃「下流老人」的命運。


(圖/下流老人 vs. 貧困世代)

      其實,最讓人不能理解的是退休及大老世代總愛把年輕族群比喻為爛草莓,但面對年金改革與一例一休的衝突,我們反而看見老年世代的脆弱與自私——從一開始聯合在政府召集的座談會缺席卻不斷對媒體放話,到眼見勢不可擋開始肢體衝突或言語恫嚇,議題討論的過程中均不見身為長者、大老應有的睿智胸襟,彷彿只把年輕、勞動世代視為資源競爭對象,而非同舟共濟的後輩提攜。這樣的世代差異若成了「資產階級」與「被剝削階級」的對立,恐怕造成更激烈的衝突,屆時,正處於社會生產主力的年輕、勞動世代還願意給退休、大老世代機會嗎?敬老尊賢還能成為我們社會的主流風氣嗎?更別提這些老人家根本就沒把心思放在台灣——身為台灣退役將領卻罔顧敵我,近年來不斷前往中國與敵軍卸任將領揮桿打高爾夫球「聯誼」,甚至在去年對岸舉辦紀念孫中山先生誕辰一五○週年大會的台下,乖乖聽中國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演說;抑或面對中國不斷提升的工資、稅金依舊百依百順加碼投資的工商界大老,毫不掩飾展現對外懦弱怯戰、對內貪得無厭的醜陋姿態,著實讓人無法對他們產生任何尊重或同情。

      我們還要給大老們多少機會?想想昔日萬年國代的下場,或許可以找到答案。

 

 

作者:黃育芯
部落格:小餐館老闆娘的極任性願望 http://64food.blogspot.tw/​

< 資料來源:綠色逗陣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