軌道建設應由中央主導

 

「前瞻」建設計畫中高達四千兩百多億的軌道建設,為什麼十五項已核定或新興的捷運、輕軌計畫,由地方各自招標施工;而各縣市的鐵路高架化、地下化、台鐵支線、花東線等專案建設計畫,卻都是交通部鐵路改建工程局辦理?如果能夠全由中央主導,至少可克服「易生難養」的難題,還能有以下五優點:

一、扶植台灣車輛公司落實國車國造:中央統一招標規格,可數量化以後的維修與零配件,減少客製化及進口,有助於台車公司的營運,降低生產成本。若想讓台車公司利於競爭,中央應主導規劃通車時程、統籌施工先後次序,俾便台車有足夠時間進行研發擴廠、招聘技術人員,也等於新創產業、增加就業。

二、避免地方各自招標,形成一縣市一規格:每個國家有各自的機電、核心、號誌、牽引等系統,每種系統均牽涉智財權專利,如果維修的零配件屢屢仰賴進口,而售方又惡意抬價時,那真會叫天不應叫地不靈。中央宜未雨綢繆,統一採購規格,以降低零配件進口價格,以節省未來的維修成本。

三、簡併各縣市捷運公司和維修機械廠:不是每個縣市都養得起一個捷運公司、維修機械廠,中央需主導簡併,如果能彰捷、中捷、北捷、機捷、基捷、竹捷合成同一家,而高捷與南捷一家,達到一定的經濟規模,將能以最少人力、物資達成最大工作績效。

四、減少中央財政挹注:只有中央能整合各地產業和觀光發展,連結高鐵、台鐵、輕軌、捷運,建構全國高效軌道網路以撐起最大的旅運量,增加各縣市自償能力,減少中央財政負擔。

五、公共運輸常牽涉中央的環評、空污防制、能源、物價和觀光等政策:各地方提報的可行性研究與成本效益分析,都須經交通部核可,而兩者都牽涉中央前述的每一個政策,彼此密不可分。

除了捷運、輕軌計畫建議也由中央主導外,政府必須考量到未來人口老化、少子化,以及人口外移的趨勢,對軌道建設再做仔細評估。因台灣今年六十五歲以上人口已超過十五歲以下人口,人口總數即將負成長,將來捷運、輕軌蓋好之後,是否會因移動快速、方便而使人口更往雙北集中?使得預期的政策效益遞減、甚至消失?四千多億納稅人血汗錢,還是謹慎一點好!

(作者任職營造業,台中市民)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自由廣場〉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