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評論》惠台31這招

記者鄒景雯/特稿

二○一四年太陽花運動爆發,導致服貿協議在立法院胎死腹中,確定遙遙無期之後,國民黨若干在兩岸之間絡繹於途的要角,眼見開放的特定利益遭到卡關,當時就傳出他們積極向中國涉台單位獻策,建議對岸與其受制於此間的民主程序,造成對台工作受阻,何不化被動為主動,直接就服貿貨貿協議中「操之在我」的內容項目,單方面地逕行實施,根本不必管台灣政府同不同意。

  • 隨著習政權幅度與力度不斷的加大,惠台三十一措施已是公開進入「國民待遇」的實踐。(取自網路)

    隨著習政權幅度與力度不斷的加大,惠台三十一措施已是公開進入「國民待遇」的實踐。(取自網路)

到北京熟門熟路的這些人,那時即分析,台灣是民主國家,執政者必須爭台灣的民心,中國要和平統一,執政者也必須爭台灣的民心,既然雙方是爭台灣民心的比賽,中國當然要反守為攻,何須執著於台灣也要對等開放?

中國什麼不多,就是人多,光是中央到地方各省市的對台系統與研究機構,就不知道有多少人,他們的動員能量,連遠在太平洋另一端的老美,都憂心台灣遭到徹底滲透。當台灣被走透透之餘,台灣本身還有政商權貴給他們出主意,這樣的不對稱,超過雙方量體的懸殊,才是今天我們看待中國問題必須具有的準備心態。

服貿協議之後,北京的步伐,果然若合節拍地朝向「準國民待遇」的方向徐行,儘管大家會打趣威權國度的上訪、被失蹤等中國人民的待遇,實在令人難以消受,但是隨著習政權幅度與力度不斷的加大,惠台三十一措施已是公開進入「國民待遇」的實踐,這時就要暫緩開玩笑,先把自己的陣地全部檢查一遍再說。

民進黨政府現在正在初步研究的階段,有些不具名的官員似乎認為,若干對台開放項目,違反台灣現行法令,例如台灣禁止企業赴中投資鐵公路、水利、機場、捷運與輸配電等公共基礎設施,也規定國人不得赴中擔任黨政軍職等等,因此不是北京說了算。這樣的評論,若是文宣叫戰,也就罷了,如果是信以為真,幻想可以產生絕對拘束力,那就是無視對岸之所以把球拋過來的企圖。

自蔣經國晚年以來,兩岸民間的交流狀態,哪一個不是人民跑在政策、法律之前,政策與法律因形勢已成被迫開放或修正?兩岸婚姻如此,中國學歷也如此,這是民意政治的「特色」,也因為如此,中國二十九個單位匯集了三十一個項目,做為對台灣人的吸引,對台灣政府的出招,才構成挑戰。換句話說,是正面表列對負面表列、施惠對公權力的角力。

政府預定下週要提出應對之策,在正式公布之前,請事前與有關的利害關係人先試試水溫,確認到底有沒有真正對上焦,台灣人對中國政府的普遍觀感是一回事,台灣人評價政府有沒有能耐周旋又是另外一回事,一定要慎重、接地氣。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