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利、日本尋根台灣 談課綱

更見「漢人移民社會」荒謬

更見「漢人移民社會」荒謬 

昨天報載,紐西蘭毛利族青少年知道祖先來自台灣,組團來尋根。日本人類學家也推論,日人祖先的一支也是來自台灣,在九州登陸。別人跑來我們家尋根,我們的課綱卻說祖先來自中國,是「漢人移民社會」,極度諷刺!

台灣有文字記載開始於荷蘭時期。考察相關文獻,當時平埔族兩百多社,以台南麻豆社三千多人最大,社旁還有小社(小社人口未計入)。至於高山族,以排灣族和荷蘭人接觸較多。這兩大族群就是台灣人的主要來源,從番戶口、番社稅、墾田等三十幾個角度去驗證可得到證明。至於為何會被扭曲成「漢人移民社會」?原因是漢化、賜姓,以及用族譜把台灣人接到中國。

雍正台灣知府沈起元「條陳臺灣事宜狀」記載「化熟番為漢人,化生番為熟番」政策;台灣志略:「凡近邑(按:今之台南、高雄)之社,多講官話及泉、漳鄉語,與漢相等」。乾隆年,台灣府志:「歸化各社番眾,衣衫半如漢制,略曉漢語」。文獻會「台灣省通誌」:乾隆二十三年(一七五八年)強制實施賜姓名政策,是最具體的漢化事實。賜姓如何賜法?就是,撫番官員姓什麼,整個番社就跟著姓什麼。「安平縣雜記」記載:「如是潘官所招,一概隨同姓潘;金官所撫,一盡姓金;劉官所撫,一盡姓劉」(請參見筆者臉書第七九三篇圖),難怪以前沒血緣關係的「一姓村」比比皆是。

到了一八八五年,劉銘傳的「台灣暫難改省摺」奏稱,台灣沿海八縣番六民四。他所說的番就是台灣人,而民,也是由番漢化而來。可見一八八五年台灣還是原住民社會。一八九五年之後由日本統治至一九四五年,「皇民化」未成功。戰後,一九五一年,蔣介石也開始搞起賜姓賜族譜,最荒唐者甚至兄弟姊妹各不同姓;而蔣替台灣人「修」的族譜有七九一件,佔台灣全部族譜的六成五,詳見王世慶《臺灣公私藏族譜目錄初稿》分析。

但就算經歷上述種種扭曲,一九五六年的「台閩地區戶口普查」,在台中國人總共九十四萬,約只佔台灣人口的十分之一。可見台灣根本不是什麼「漢人移民社會」。若不改課綱,如何對歷史交代?

(作者為留美企管博士,前中興大學企管系副教授,https://www.facebook.com/TPGOF)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自由廣場〉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