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不需要轉型正義?

 

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已正式成立,其工作重點在開放政治檔案、清除威權象徵、還原真相與平復司法不公等。但不知其對於中小學歷史課本上有關戒嚴的文字敘述是否有所注意。

筆者任教於小學,有關戒嚴的歷史編排在五年級的社會課本中。就主要的三家出版商的課文敘述來看,有二家對這段歷史的描述如下︰

甲出版社:「民國卅八年因為兩岸情況危急,政府為確保社會安定,宣布戒嚴,限制民眾言論、出版、集會、結社等自由,同時也壓制反對意見,造成白色恐怖。」

乙出版社:「為了確保社會的治安與秩序,政府宣布戒嚴,限制人民言論、集會組織社團等自由。」

如果教師沒有進一步的解釋與說明,學生由課文獲得的印象就是,政府為了確保社會安定才實施戒嚴,限制人民的自由,最後造成白色恐怖也是不得已的。也就是非常時期必須使用非常手段,政府並沒有錯。但我們再看另一家出版社的敘述。

丙出版社:「政府以對抗共產黨,維護社會秩序為理由,實施戒嚴,限制人民集會出版言論結社等自由,剝奪了中華民國憲法賦予人民的基本人權。」這一版本敘述較為中性,並未一開始就合理化政府的行為,給予學生較多的空間去思考戒嚴的必要性與實施方式。

小學是許多價值觀的形成期,如果小學時就建立一個觀念,為了確保社會安定,國家可以任意侵犯憲法所賦予人民的人權。如此我們怎能防止再一次白色恐怖的來臨?

(作者為國小教師)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自由廣場〉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