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天捧熊貓污名石虎黑熊 學者斥:媒體不能沒有事實與常識

圖片來源:Pixabay

(芋傳媒記者廖仁德報導)熊貓來不來高雄?儘管當初提案的中國人大代表許沛早已出面澄清「絕無此事」,但國內某些特定媒體仍抓緊熊貓當作公共議題,至今討論不斷。中天新聞今(13 日)就出現一則刻意「貶台灣褒中國」的假新聞,內容指出熊貓可愛療癒無攻擊性,但台灣的石虎黑熊卻兇猛又具攻擊性。對此,傳播學者管中祥教授便在臉書發文痛斥:「媒體可以有立場,但不能沒有事實、沒有常識。」

熊貓再度成為中國統戰的政治工具,雖然動物是無辜的,但台灣有更多人提出,希望能夠多花點心思與資源在本土的保育動物身上,如台灣石虎跟黑熊,此話題在網路間引以熱烈討論。然而,中天新聞卻製作一則新聞「刻意貶低」石虎與黑熊,該新聞先是認為,關注石虎、黑熊的說法是在「酸」,並扭曲石虎和黑熊是「兇猛的攻擊性動物」;反之,卻極力吹捧熊貓「可愛、療癒又沒有攻擊性」,讓人不禁感到有一種「中國什麼都好,台灣什麼都壞」的操作。

 

不過,中天新聞的此番舉動,卻被自己「穿越時空打臉」。2011 年 5 月 3 日的中天新聞,一則題為「肉食天性難改?大熊貓咬死孔雀」的報導:「湖北省武漢動物園五歲大貓熊『希望』,前天演出一齣『貓捉老鼠』獵殺孔雀實境秀,提醒大家,憨厚的外表也改不了牠肉食的天性。依《中國自然保護區網》介紹,大貓熊的始祖是肉食動物,但現在幾乎完全靠竹子維生,最喜歡吃大箭竹、華西箭竹等七款;偶爾開葷,像貓熊棲息地有種俗稱「竹溜子」的地鼠,專吃箭竹根,肉質鮮嫩可口,一旦鼠穴曝光,通常難逃遭大貓熊剝皮食肉命運。

 

 

此外,2016 年 12 月 29 日,《蘋果日報》引用中國四川的《成都商報》的消息:「四川成都大熊貓保護中心的一名員工,被大熊貓『喜妹』瘋狂撕咬,腳筋、腕骨都被咬斷。事發在本月 17 日,飼養員將喜妹引入隔離籠,但喜妹可能不適應新的環境,顯得緊張,當飼養員準備離開時,喜妹追上來擋住去路,從左後方咬到他的左手手掌外側,飼養員本能地想掙脫,可喜妹把他咬得很緊,將他拖倒在地後,更瘋狂地撕咬。過程長達 5、6 分鐘,其他飼養員幫忙引誘,才把大熊貓引走,被咬的飼養員渾身是血,送院救治。大熊貓咬人不算新鮮事,2008 年在香港海洋公園的大熊貓『安安』,亦曾經將一名女護理員的小腿咬傷。」(【國寶發狂】大熊貓獸性大發 飼養員被撕咬 6 分鐘重傷

而英國 BBC 在 2017 年 6 月 9 日,刊登一篇〈貌似可愛柔弱實則令人生畏的動物〉文章,作者 Richard Gray 在文中首先描述:「一些動物有著毛茸茸的面孔,膽小的個性和矮小的身材,但是你無法想像它們實際上有多危險。

內文介紹許多兇猛動物,結果赫然發現「可愛大熊貓」竟出現在內:「雖然它們可愛又迷人,但大熊貓仍然是熊,就像傑克・布萊克(Jack Black)的《功夫熊貓》一樣,不容低估。(中略)美國史密森尼生物保護學院(Smithsonian Conservation Biology Institute)研究熊貓的生物學家比爾・麥克西亞(Steve McShea)說:『老獵人會把牲畜的腿骨用作誘餌,大熊貓真的會咬碎骨頭,而不只是啃啃而已。有很多報導稱大熊貓衝進牲畜的圈欄,吃山羊和綿羊。』(中略)大熊貓的進攻性主要是針對同類的。『在交配季節,雄性的肩部和頭部會有嚴重的咬傷,這些都來自其他雄性。最近大熊貓在中國野化放歸,導致年輕的熊貓被其他大熊貓(很可能是成年的)殺死。

圖片來源:擷取自網路

最後,該文補充,2017 年 2 月所發表的一項研究表明,有研究人員認為如此吸引人的黑白面部斑塊,實際上可能是「兇殘的信號」。

再來看看「台灣石虎」,體型與家貓大致相仿,以外表來看容易誤認為家貓,甚至偶有野生石虎被當家貓收養的例子。你有聽過有人被家貓「瘋狂撕咬,腳筋、腕骨都被咬斷」嗎?

而台灣黑熊則屬雜食性,以小型動物、昆蟲、植物嫩葉、嫩芽、果實為食,也喜歡吃蜂蜜和蜂蛹,或是在河邊捕魚、螃蟹、蝦子等食用。且按習性,台灣黑熊通常不會主動攻擊人類,若碰上,最好是靜靜、慢慢地退開即可。

黑熊正舒服地使用人工吊床。
圖片來源:特生中心提供

如此對比下來,可以證明,中天新聞不只刻意貶低台灣本土保育類動物的形象、污名化其習性,甚至是有意識地製造「假新聞」以混淆閱聽眾是非。對此,傳播學者管中祥教授看不下去發文斥責:「媒體可以有立場,但不能沒有事實、沒有常識。」

 

就連網紅議員「呱吉」邱威傑也直批:「不愧是台灣最噁心的媒體」。

 

至於,熊貓到底賺不賺錢?又能賺多少錢?請參照以下報導:

< 資料來源:《芋傳媒》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