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台灣的未來毋須過慮

在捍衛自身安全方面,台灣軍方也扮演關鍵角色。台灣必須加強創新與不對稱能力方面的投資,不是在武器平台上與中國硬碰硬。(資料照)

◎何瑞恩(Ryan Hass)

近幾十年來,中國將其不斷成長的經濟實力,投入相當大一部分發展先進軍事能力。隨著北京的軍力逐漸擴張,台灣對維繫自身安全之疑慮也油然而生。一定程度的關切無可厚非。選民因而練就對領導人物提出尖銳問題的功力,即如何在追求目標的同時適當地平衡相應的風險,而且逐漸養成解決重大問題的急迫感,而非繞著當下的激烈爭論打轉。

主權議題 引發兩極對立

然而,過於焦慮將產生對台灣未來無能為力的挫敗感,進而對社會造成傷害。結果促使年輕一代轉往海外尋求機會,而非在國內投資自身的未來。這會導致跨國公司及海外投資者另覓他處開發商機,引發將國防經費審慎排入優先順位的反對聲浪,因為人們會認為試圖匹敵中國軍力的作為均屬徒勞。而且,這種焦慮還會在主權相關問題上引發兩極對立,其中一些人主張採取求和、與中國妥協的策略,其他人則支持改變台灣地位這招險棋。

換句話說,台灣社會日復一日地在對威脅戒慎恐懼、屈從於並非自身選擇的未來,還有以犧牲支持維持現狀之中間溫和派為代價的冒險衝動之間,面對如何取得平衡的難題。這些問題不僅是學術探討,它們對台灣社會的信心、凝聚力與彈性有直接影響。在許多方面,這些因素正是決定台灣未來的關鍵。

評估風險 勿用錯誤框架

這就是筆者為何不熱中於將台海兩岸軍事資產能力的對比奉為圭臬的原因。雖然這類因素不能—也不該—被忽視,但也不應產生對台灣自衛能力感到絕望的結論。將兩岸衝突視為台灣與中國之間數字計算下的消耗戰,乃是評估風險的錯誤框架。

北京若要對台灣展開軍事行動,它必須應對美國與其他國家介入衝突的風險。中國必須考量能源供應線被切斷、經濟癱瘓及其國際地位蒙羞的可能性。還有,倘若台灣人民沒有立刻臣服,中國共產黨繼續統治的正當性,也可能遭到質疑。

北京清楚意識到,中國約有一半能源是從中東進口,但中國海軍沒有足夠能力全程維護海上交通線路的安全。中國正積極彌補這項弱點,但這將是上看數十年的工夫。而中國領導人身為精明的歷史觀察家,無疑也已審視過蘇聯入侵阿富汗的教訓,以及失敗的冒險主義對蘇聯最終垮台所埋下的伏筆。

即使這些因素應該有助於緩解台灣對橫遭軍事攻擊的恐懼,但因此自滿並不可取。在加強台灣擘劃自身和平未來的能力上,還有許多工作要做。

明年大選 盼穩健者勝出

台灣選民明年一月將面臨重要抉擇。筆者期許他們選出瞭解台灣需要平衡及穩健佈局的領袖,而非那些憑藉個人魅力卻不考慮潛在後果就亂開支票的領導人。

筆者也希望台灣的下一批領袖人物展現克服黨派分歧的能力。眾所周知,相較於一個強大且團結的台灣,北京更樂見台灣內部尖銳對立、分化撕裂。對北京而言,一個四分五裂的政體更容易操縱,得以朝其偏好的方向發展。

要在北京與日俱增的壓力面前持續茁壯,台灣的政治體系必須展現解決社會最迫切挑戰的能力,包括改革教育體制、提升勞動力參與率、擴大可負擔住宅(affordable housing,或社會住宅)的普及性、增加穩定的能源來源管道,以及其他刻不容緩的議題。

地理優勢 台軍應多利用

當然,在捍衛自身安全方面,台灣軍方也扮演關鍵角色。台灣必須加強創新與不對稱能力方面的投資,不是在武器平台上與中國硬碰硬,而是加強利用地理優勢的能力,因為這是防守方相較於入侵者最重要的強項或弱點。台灣的安全部隊最好也將新興科技進一步納入防禦準則。不過到頭來,筆者認為最基本的問題,還是在於台灣的政治體系是否能夠運作順暢。

台灣的政治領袖愈能夠展現謙讓和妥協的能力,台灣人民就愈能理所當然地對未來充滿信心。對台灣人民而言,二○二○年一月的大選提供了一個向全世界展現其民主實驗蓬勃發展的大好機會。筆者希望他們能夠好好把握。

(作者何瑞恩為美國智庫「布魯金斯研究所」研究員;國際新聞中心周虹汶譯)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星期專論》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