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總統博士論文讀後感

堪稱是台灣史上最熱門的博士論文公開上網,筆者趕快下載一睹為快。遮住論文作者的大名,筆者的讀後感想是:就一篇法學論文而言,它有幾項特色:

國家圖書館今晚宣布,總統蔡英文的博士論文電子檔除了授權民眾可以在線上檢索、瀏覽之外,也授權可以下載及列印。(記者林曉雲翻攝)

國家圖書館今晚宣布,總統蔡英文的博士論文電子檔除了授權民眾可以在線上檢索、瀏覽之外,也授權可以下載及列印。(記者林曉雲翻攝)

 

首先,除了法律規範的分析,它也用了大量的產業分析與經濟學概念,來解釋國際經濟活動的成因與各國產業結構的變遷。通常不管法律或經濟,都是相當嚴肅而難免令人感到枯燥的學問,但作者擅長敘事,文字也很流暢,往往讓讀者看來像在講一個又一個國際貿易的故事。

例如在已開發國家的貿易爭端章節中,作者舉美國、歐洲、及日本鋼鐵業之間的衝突為例:解釋美國鋼鐵業的定價策略和日本、歐洲的鋼鐵業不同,導致在市場上,美國鋼鐵業不敵日本和歐洲的產品。但是美國業者多次嘗試援引國貿法條款,希望限制外國鋼鐵的進口,卻被美政府打槍。業者只好轉和日本談判。當日本同意降低鋼鐵出口後,卻又引來歐洲的不滿,要求日本對歐洲也要一視同仁。而當日本也同意歐洲比照辦理時,又引來消費者團體抗議。市場上的爭端永遠吵不完,而各國政府的貿易策略也要不斷因應挑戰。如此高潮迭起,讀來頗為引人入勝。

其次,在論文中,常可見作者關注「當代」的先進議題,如環保、勞工、科技、能源等,對當時的國貿理論做出反省與批判。但於理想的法秩序之外,也可見作者理解現實社會與政治運作的困難,最後必須提出折衷的改革方案。例如作者提到在追求自由貿易的過程中,最常遇到國內市場的壟斷者—既得利益者—的阻撓,此時若能提出讓他們覺得損失較小的方案,改革比較容易推動。其次,作者也提到,就算自由貿易最終能帶給整體社會較好的經濟果實,但在這過程中,有許多對現實不滿的人,也會提出反對意見。作者對這些自由貿易過程中的「輸家」,帶著同理心,認為必須要體會他們的主觀感受,而非只是一味強調理性分析與客觀數據。

閤上論文,筆者想,若不認識作者,可能會覺得這位年輕女博士當年處理的議題:不管是國際政經的情勢、產業轉型與經濟成長的挑戰、或是所得分配的社會公平…,怎麼如此恰巧都是台灣現在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當然,這位年輕的女性,當年一定也沒有想到,三十五年後她會變成台灣的總統!

(作者為台北科技大學智財所副教授、智慧科技法律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自由廣場〉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作者 江雅綺

江雅綺
行政院「數位國家創新經濟推動小組」民間諮詢委員會委員,台北科大智財所副教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