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盯緊三軍統帥

 

軍方高層若是明知諾曼地式登陸戰已不可能重現,而仍在南北各地反覆演習反登陸,合理但不很厚道的解釋,應該是大張旗鼓舉行綜藝式軍演,目的純是為逢迎取悅一人。圖/總統府

軍方高層若是明知諾曼地式登陸戰已不可能重現,而仍在南北各地反覆演習反登陸,合理但不很厚道的解釋,應該是大張旗鼓舉行綜藝式軍演,目的純是為逢迎取悅一人。圖/總統府

最近3個月來,有海軍將領黃征輝在《自由時報》先後發表兩文,從不同角度檢視當前官方所奉行國防政策,精確指出其兩大謬誤,應能讓國人驚覺,今天軍方高層以及那位現任三軍統帥,敬業態度恐很大不足之處。

黃將軍首篇標題為「還活在灘頭決戰?」一文,刊載於7月29日,主旨是如今科技發達,摧毀力強大新型武器不斷出現,戰略思考也應與時俱進,不能沉迷於過去時代。他的第二篇論述「建軍不要好高騖遠」,則是見於本月20日,核心論點是充實軍備採購武器,應以切合實際需要,能發揮最大功能為準。弦外之音,恐應是決策必須認真務實,不能存有向國人誇耀表功政治動機,不能有如女性選購衣飾用品只重品牌。

黃將軍兩項意見並非石破天驚之論,略具軍事常識國人想皆早有同感。不過國防政策不是社會不是社會熱門話題,所以也少見報章或政論節目提出討論,彷彿韓國瑜或柯文哲的一言一行,都遠比國防議題值得注意。但這是否處境險惡,隨時可能遭受武力攻擊,國家人民應有態度,也是不言可喻。

談到中國以搶灘登陸方式入侵台灣,我於民報發表「澎湖可能陷落」一文,即已列舉三項理由,判斷其不甚可能出現。但我欠缺黃將軍所擁有新型武器知識,所做分析遠不及黃文之專業權威,然而我也終究達到和他同一結論,也有似兩人循不同路徑登山,最後都到達同一峰頂,想來也不無自得之感。

黃將軍在其「還活在灘頭決戰?」一文,列舉出射程超過數百公里,摧毀力強大攻船飛彈,以及射程數十公里,能引爆射出千萬顆足能貫穿鋼板「子母彈」,所謂「雷霆兩千」火箭系統,以證明今天再集結船團,進行諾曼地式登陸進攻已不可能,所以軍事決策也不宜再以防禦這一進攻方式作為一大重心。

黃將軍這番論述,頗能令人憶起老蔣總統當政晚期居然重視起山地作戰,曾約聘德國顧問協助建立山地師,也是在為不可能出現的戰況虛擲人力物力。

要知,即使今天中國武力已遠遠超越台灣,也不致出兵空降台灣地形險惡山區而自尋死路,在當年更是絕無可能。老蔣總統不是全無軍事素養,他竟能興起建立山地部隊這一全無需要構想,或只能解釋為當時他已多少進入第二童年,不復能做務實戰略思考。

主掌國防大計軍方高層,軍事專業應不比僅是艦長位階的黃征輝差。然則為何黃將軍能認清時至今日,大規模兩棲登陸式作戰已不可能是進攻選項,軍方高層卻似恍無所決,仍在熱鬧滾滾舉行迎擊敵方在潮屏地帶,大甲溪口乃至淡水海岸搶灘登陸模擬演習?無意義的軍演,又和老蔣總統要建立明顯派不上用場山地作戰部隊有何不同?

無意義軍演 敷衍唬弄?逢迎一人?

軍方高層若是明知諾曼地式登陸戰已不可能重現,而仍在南北各地反覆演習反登陸,合理但不很厚道的解釋,應該是大張旗鼓舉行綜藝式軍演,目的純是為逢迎取悅一人,讓全然不知兵三軍統帥看到欣然滿意,看到演習殲滅犯敵,或許真似看電影看到大團圓美滿結局。

但可惜並無一位忠直將領敢於掃統帥之興,坦白報告諾曼地式登陸進攻已不可能出現於台灣海峽。

軍方若真是以逢迎取悅,或說白了是敷衍唬弄三軍統帥作為目標,一旦真正戰爭爆發,場面恐不會很好看。

黃將軍在第二篇論述「建軍不要好高騖遠」裡,是以兩項比較闡釋他的核心論據,其一是購置一架F-16戰機,其預算可以買得120枚射程超越200公里天弓二型防空飛彈,其二是潛艦國造,每艘建造成本可以製造100艘小型飛彈突擊艇。

黃文隨即質問是1架F-16戰機或120枚天功飛彈,1艘潛艦或100艘突擊艇更能讓敵軍生畏,更能發揮殲敵功能。「建軍不要好高騖遠」一文,精髓即在於此。擴充武備確實不能像太太小姐買名牌皮包,愈有名氣愈昂貴愈好,面子高於一切,而必須以務實作為最高考量。

若從不要好高騖遠這一角度思考,則前此曾大事宣揚,被視為對美軍購重大突破的以2500億台幣購置66架F-16V戰機,以405億台幣購買108輛M1A2型戰車,即都值得懷疑是否明智。

要知戰機在戰鬥中毀損率相當高。當年中日戰爭初期,中國空軍以全力迎戰日方空軍「偏師」,結果雖造成對方相當損失,中國空軍則在短短數日戰鬥,幾乎全軍覆沒。如今台海一旦爆發戰爭,中國空軍以絕對數量優勢來犯,該66架「名牌」戰機,有可能不出數日即損失殆盡。所謂錢要花在刀口,2500億台幣用以購置近9000枚摧毀力不亞於戰機天弓飛彈是否更划算?

同樣值得檢討的是,坦克戰車是陸戰採取攻勢有力武器。如今以405億購進108輛新型戰車,又是否「深謀遠慮」未雨綢繆,準備一旦敵軍登陸成功,即以戰車火力壓制迎擊,實踐其「防衛固守,重層嚇阻」精神?

但說一句極痛心的話,以今天台灣的軍紀軍風以及國民意志,一旦「解放軍」登陸成功向內陸都市推進,台灣軍民還有沒有繼續抵抗的決心?台灣唯一生存機會,是否端是能否不讓對方踏上本國土地?若然,則耗鉅資購進「名牌」戰車又是否有此需要?

從夸夸其談的「防衛固守,重層嚇阻」理念,列為表演而表演的反登陸演習,再到彷彿以選購名牌包心態購置高知名度武器,一貫印象,都恍似軍方高層是在敷衍唬弄對各種「進步價值」可能鑽研甚深,卻可稱全然不知兵的三軍統帥。這一現象,對台灣的國防國安,恐會產生深遠不利影響。

如今蔡總統連任似已成定局。若然,則在未來四年之中,具有軍事素養學者專家,中央民代乃至政論名家電視名嘴等眾,若能時時釘牢第二屆蔡政府國防動向,而能多少發揮「踩油門」或「踩剎車」作用,應是愛台灣的上佳表現。作為一般國民,也只能如此希望。

< 資料來源:《民報》【專欄】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作者 敏洪奎

敏洪奎
1972年曾以筆名「孤影」發表<一個小市民的心聲>,被當時執政當局引為宣傳利器。後因感嘆執政者保守極權毫無進步,開始為文呼籲外省選民放棄敵視心態,理性面對本土化的大浪潮。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