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中研院改英文名」

新科立委范雲教授日前質詢時,對中央研究院的英文名稱Academia Sinica在國際上容易讓人以為是中國的研究機構,建議改成Academia Taiwanica,以明確其台灣的身分。東吳大學英文系副教授曾泰元先生隨即投書自由時報「中研院改英文名 應仔細權衡」,看完後,筆者想藉公開園地與曾教授略做商榷。

范雲說,為了讓世界看到台灣,決定提出臨時提案,要求中研院在三個月內研擬更改外文名稱事宜,並向立院報告。   圖:范雲辦公室提供

 

Academia Sinica(拉丁文)英文意為Chinese Academy(中國的研究院), Sinica的確有可能會讓人誤以為是中國(也就是現時國際公認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曾先生強調,這得要英文夠好、又對拉丁文有一定了解的學界人士(才會誤解)。

曾教授的說法有趣,不過恰恰好證明中研院的確應該「正名」。原因無他,國際間學術研究或發表,各國市井小民類多無甚興趣,甚至無緣與聞,當然就少有「誤認」的問題。偏偏對中研院研究成果有所接觸,且「英文夠好、又對拉丁文有一定了解的學界人士」,反而才有「可能會將Sinica誤以為是中國」。其二,所謂「讓人誤以為」更是因果顛倒!試問,中研院都自己標示Sinica(中國的),何來「誤以為」呢?

曾教授文末說,中研院許多研究成果均掛著Academia Sinica之名打入西方學術圈,篳路藍縷,聲譽來之不易。中研院在討論改名時,不妨權衡。

誠如曾教授所說,中研院聲譽來之不易,然而不幸,在國際上很多「英文夠好、又對拉丁文有一定了解的學界人士」之中,這聲譽是屬於Sinica、是屬於中國的。若不「正名」,台灣學術界的努力,到頭來不過是為人作嫁。

改與不改,權衡輕重,其理至明。其他的所謂「大時代的歷史背景」,且放一邊去吧!

(作者為新聞漫畫家,台北市民)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自由廣場〉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