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動盪》看武漢病毒

武漢病毒橫掃全球之際,讀到賈德.戴蒙去年的新作《動盪:國家如何化解危局、成功轉型?》(UPHEAVAL:Turning Points for Nations in Crisis),若干聯想與感觸。

置身危機中的個人可能因為度過危機而獲得自信;國家也是如此。從美中貿易戰到武漢病毒,台灣第一時間都被國際視為衝擊、受害將最重,而最終都讓人跌破眼鏡。台灣經濟實力、行政效率、藍綠過去累積的社會資本,加上一定素質的人民(雖然也有害群之馬),在這段期間展現了彈性、團結與包容,正在重塑台灣/國家的認同與價值。

在中國,民主懷疑論者仍然輕易在武肺中找到亮點。獨裁政治能夠快速決定和有效執行,大規模強制封城的「中國特色抗疫」,看似成功控制疫情,被挺中的世衛組織聲稱值得各國學習。這是集權的相對優勢?不!正因為獨裁,才有李文亮醫師被當局訓誡、媒體公開譴責的事件;逼專業退位,導致病毒急速擴散,荼害更多生靈。滅火效率好棒棒的手,不也是煽動星火燎原的手?

病毒正名、源頭美國說、救世主角色、低貶台灣抗疫成果等,都是洗腦與統戰的實踐,無關抗疫,最典型的是新華社,大讚中國人民團結保護世界,試圖讓民族自信再次加分;但國際上,國家形象受損,負評延伸到實質面如產業鏈的配置調整,只是程度大小、時間問題。

《動盪》末章「世界將面臨什麼樣的未來?」列出四組可能會對全球造成破壞的問題,如核武、氣候變遷等,文中提到新出現的傳染病,但未將其入列。作者認為,新興疾病是被旅人由偏遠貧窮、流行疾病而且公共衛生措施不足的國家,散布到富裕國家;是全球化的無意結果。他樂觀認為,聯合國和其他國際機構可以促進全球化危機問題的解決。

賈德.戴蒙新作如果再晚幾個月出版,上述偏遠的貧窮國家勢必因中國而重新改寫;而國際上對世衛的冷嘲熱諷,如瑞士主流大報《時報》指出,台灣是第一個針對武漢肺炎採取措施和發出警報的國家,但由於遭到北京和聯合國排擠,當時沒人理會,這證明了如果沒有世衛組織,全球更能擺脫疫情肆虐。不知他會如何評論?

武肺疫情衝擊,是二戰以來世界面臨的最艱難挑戰。當我們遇到史上首次可能致命的全球性問題時,美國、日本是最有望成功因應的,作者的觀察等著被證實;危機也勢必讓這兩國重新檢討自己的不足之處(不只是公衛體系)。而台灣讓國際看到也被自己忽視的實力,從而形塑了自信與認同,在這個基礎上,可望建構更美好的未來。

(作者為專業經理人)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自由廣場〉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