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瑜品牌的啟示

高雄市長韓國瑜創造的品牌退潮了。(資料照)

高雄市長韓國瑜創造的品牌退潮了。(資料照)

毫無疑問,韓國瑜曾經是一個政治品牌,還是一個可以創造勝績的「潮牌」。這個品牌的價值,可以具體量化,它不只是二○一八年的八十九萬票,還是二○二○年一月的五五二萬票,儘管前者勝選、後者敗選,它都是國民黨內擁有最大政治市場的品牌,甚至可能到今天仍繼續是,雖然罷韓已經成功了。

六月六日在高雄的罷免投票,以九十三萬多張的同意票壓過前年的得票,其所代表的意義,國際媒體多從中國關係的角度解讀,例如美國華爾街日報認為這是「親中市長被趕下台」,強調的是路線問題;台灣自己的在地觀點則顯有不同,例如蔡總統認為這是給所有政治人物最大的警惕;國民黨主席江啟臣則是感到歉疚,認為國民黨沒有好好回應高雄鄉親的期待;民眾黨主席柯文哲也發文說:面對選民付託,要更戒慎恐懼。似乎普遍歸因於韓市長個人的表現。

綜合以上宏觀與微觀的看法,再回顧當年韓國瑜這個品牌之所以能夠成功號召「韓粉」,得以在國民黨內竄出,同時橫掃千軍的發跡過程,大致出於:民進黨執政引發民怨的「明助」,如七休一、年金改革;以及中國共產黨基於其親中立場的「暗助」,如龐大的網軍加持,兩大內外主因使然。因此,今天要窮究韓流的退潮,應可定論其原因:不僅出於多元,恐怕兼而有之。不是中國央視以「韓國瑜從高光時刻到跌落神壇」,彷彿客觀定位,就可以甩鍋撇清的。

一個政治品牌的快速落漆(短短二年不到),能否給所有從政者帶來建設性的啟示,端看大家是否通透問題的全貌,而不是根據偏好進行選擇性的理解。對於執政黨而言,蔡主席體認人民可以賦予權力,也可以收回權力,這個答法是過關的;但是對於其他所有的反對黨來說,它們比民進黨多了兩個很大的坎在面前,一個是「韓國瑜障礙」的跨越,一個是「中國臍帶」的處理,如果躊躇不進、膽怯無視,將註定它們在可預見的未來政壇,會繼續在野,難以翻身,也就無從自罷韓投票中得到真正的啟示。

為什麼稱為「韓國瑜障礙」?那就是韓在總統大選所創造的得票,不要說這比朱立倫在二○一六年的得票多出了一七一萬票,國民黨所有在役的政治人物,誰又具有與韓相當的紀錄與實力?挾著這樣的基礎,別看韓市長眼前是灰頭土臉,國民黨有沒有新生的力量可以抗衡從資產變成負債的韓流可能回返黨中央?或者耽於飲鴆止渴?當然令人無法看好,相信這也是韓陣營決定六月六日被罷講話要採取「硬著陸」的原因,韓國瑜的動向絕對將影響國民黨還有沒有再爬起來的機會。

至於「中國臍帶」的剪不斷、理還亂,則是許多小黨領袖與菁英們正在遭遇的考驗。二○一七年開始的美中大戰還不算什麼,二○一九年的香港「反送中」事件也沒到臨界點,今年突發的中國疫後翻騰,才是我們必須徹底面對世界已經大變的最後一擊。大環境的風速,吹動著小環境的風向,也調動了選票的版圖。最具體的例子是,過去台灣選舉中長期研究的所謂「中間選民」,今後似乎不再具有多大的意義,相對於中國臍帶的台灣意識,已經集結成遠遠超過半數的一大塊,甚至上達八成之譜,任何政治人物如果迴避這個發展,仍企圖浸淫於「左右逢源」的習慣之中,可能會有極大的侷限性,很難走出局面。但是願意面對,並勇於修正的,又有幾人?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焦點評論》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