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醫材養醫」防弊的超前部署?

健保實施以來關於「以藥養醫」一直是不能說的祕密,醫院從藥價差賺得的利潤,用來填補經營虧損,是否全數用在增加醫師所得則未可知,但可確定是醫院重要的財源;為了避免醫院進藥只看藥價差而影響病人的最佳利益,健保署使用藥價調查及調整之大絕招,每二年調降健保給付價格,減緩藥價成長,間接影響醫院獲利。因此,引起醫界反彈,所謂健保讓好藥退出台灣市場之說不脛而走,是否完全屬實尚待時間考驗之際,今年8月起健保署又將矛頭指向醫療器材。

在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前的1月15日醫療器材管理法生效公布,醫療器材的管理正式與藥品脫勾,爭議最大是該法第14條第3項醫療機構取得因執行業務可為供應販賣醫療器材之身分,有論者認為醫院既係醫療行為之發動者,在資訊不對等,容易創造不必要的需求,並且在免營業稅的競爭優勢,可能造成「以醫材養醫」的新弊病。

根據健保署統計,108年民眾選擇全額自費醫材的費用是103年的4倍,醫材可以說是醫院經營的新藍海,民眾對於醫材的選擇端視醫師的說明,當醫院成為醫材供應商,且醫師與醫院是否對於所使用醫材所得另有拆帳,其中所產生之利益衝突不言可喻,若放任醫院主導醫材市場,健保給付一定是次級品、自費比較好的說法,將充斥在患者腦海中而影響其決策。

健保署避免醫材自由市場失控,依據1月30日生效之全民健康保險藥物給付項目及支付標準第52條之4,主要針對病人須自付差額部分之醫材,訂定相關費用之計算原則,以定出醫療機構收取差額上限,並非針對全自費之醫材,所以醫界反彈謂健保之手插入自費市場顯然是扎錯稻草人亂放箭。

其次,對於自付差額上限之天花板形成,並非健保署乾坤獨斷,而係經過醫材許可證持有廠商、醫院代表及臨床專家研議,以目前市場收費中位數加價方式訂出上限,並非憑空或以最低價核定,已保留相當彈性。此外,醫界無法反駁的事實,為何同一品牌之醫材,同在台北市的醫學中心,各醫院的收費價差如此巨大?以柯惠環狀痔瘡切除套組醫材為例,長庚醫院收15000元,而台大醫院卻收取1.5倍價格之23000元,姑不論痔瘡環狀手術是否一定比傳統手術好,特別是復發機率上,然而微創手術所使用醫材差價已如此,更遑論手術本身。如果健保署不對醫材收費亂象介入整頓才是失職。

醫界對於防疫過後健保署即實施醫材定價措施,心情上難免不舒服是可以理解,但如果深入理解健保署部署早就在法規上先作準備,並且於2014年即設置自費醫材比價網,致力於醫材價格的透明化,並非無視醫界在防疫上的辛勞而利用完全部忘記。衛福部長或健保署署長當然也可消極地放任而繼續維持明星光環,但埋下的地雷總有一天會引爆,最後由全民買單。

醫界或許應該先從醫病溝通做起,強化部份差額給付之醫材與健保全給付的優劣比較,以臨床實證療效為基礎,而從病人最佳利益出發,方能取得醫療雙贏。

(作者為法律實務工作者,成功大學法律學博士)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自由廣場〉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