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長需要的能力:從高雄看周邊國際情勢

【市長需要的能力:從高雄看周邊國際情勢】

2018年選舉的時候,不只一位「第三勢力」的清新候選人和小編說過,他們認為統獨不重要,至少不是地方選舉重要的議題,民生才重要。然而時間過去,這樣的言論,看起來更像是包著糖衣的毒藥。

2018年的選舉,充斥著「去政治化」的操作,那些講著「人民厭倦藍綠鬥爭」、「政治零分」、「高雄全力拚經濟」、「政治留給台北」....語言的政客,最後被證實就是最愛政治權力、最熱衷選舉、最用力鬥爭政敵的那一位。而沒有顏色的某無色團體,也就是紅的最徹底的一群。

到底,為何特定勢力,一直想讓高雄人忽略國內外政經情勢的改變呢?

#高雄的地理位置

根據中國「九段線」的主張,整個南海都是中國的內海,然而,若以國際法上的200哩經濟水域,中國控制範圍僅到海南島以南的大陸棚邊緣而已,天差地遠。中國真正圖謀的,是南海的資源,以及控制東亞到東北亞的海運生命線。這樣的霸權主義思維,和美國秩序下主張南海自由航行,南海利益由周邊各國分享的既有現況有所抵觸,也讓窮兵黷武的中共政權,近十多年瘋狂在南海人工填海,增派兵力進駐。

其實,在冷戰盛期,美國在南海周邊有幾個補給基地,其中最南為新加坡、南海東側為菲律賓蘇比克灣基地、南海西側為越南金蘭灣基地、而南海北側最佳的港口,就是香港與高雄,第七艦隊停泊高雄這大家都知道,但其實在港英時期,美軍也曾頻繁以香港為補給據點,甚至持續到中國接收香港之後。

而只要控制了新加坡-金蘭灣-高雄-蘇比克灣這個四邊形,幾乎就能把整個南海掌握在內。當中國已經殘暴改變香港現狀,南海北側唯一的自由世界軍港與商港,就只剩下高雄,這就是高雄獨特的地位。

#中國的挑釁動作

中國是一個大陸型國家,要出海通往大洋,必須經過日本-沖繩-台灣-菲律賓到婆羅洲組成的「第一島鏈」,這對中國成為海權大國是非常大的阻礙,因此長年覬覦台灣的重要戰略地位。在第一島鏈中,有兩個比較寬闊的缺口,北邊是宮古海峽,南邊是巴士海峽,這也是中國航母進出太平洋最常用的航道。

而高雄距離巴士海峽航程僅有兩百公里左右,是海巡與海軍最大的基地,從今年開始,中共的各種滋擾活動,包含加速入侵台灣灘盜採砂石、對東沙島的演習威脅舉動、頻繁的軍機軍艦繞台,乃至在6月6日高雄人民成功罷免韓國瑜後,自6月9日開始,共匪軍機頻繁入侵我國航空識別區,嘗試不斷壓迫我國空防,這些都發生在高雄西南方至東南方這個扇形範圍,200-400公里遠的海域上。

而美日也對於中國的擴張都有反制動作,上週,美國罕見的在太平洋部署三艘航母,其中尼米茲號與羅斯福號更在菲律賓海進行了聯合演習。同時美軍偵察機也頻繁出沒在巴士海峽,在6月24日就有2架P-8A、1架P-3C、一架RC-135、以及一架KC-135出沒在巴士海峽上空,並進入南海偵查,顯然在偵測共軍是否有異常活動。當外在的威脅越來越近,市長當然也必須好好思考這些變化會不會反過來影響城市的產業經濟等發展。

#高雄地方政府對國際關係的影響

那到底,這些周邊情勢的變化,與高雄地方政府何干呢?

大概可分兩方面,一是高雄的經濟產業發展、二是防堵中國滲透基層的作戰。

在經濟方面,高雄這三十年來,面臨製造業外流後的轉型問題,然而在貿易戰與武漢肺炎發生後,「台商回流」變成進行式,高雄幾個招商中甚至籌劃中的工業區詢問度都大大增加,同一時間,為了建構去中國化產業鍊,外商對台灣的興趣也大增。而高雄更是中央發展國防產業與風電產業的重鎮,美國商會去年對於韓國瑜刻意貶低這方面的投資機會就大感不可思議。若是地方政府親中反美,對於台商脫中、國防風電這些議題都反對或不關心,高雄的經濟轉型自然會受到重挫。

在防堵中國滲透方面,高雄因為有著海陸空許多軍事基地、有著不少機敏產業、更有著相當於國門的海空雙港,這些都一直是中國覬覦的資產,在平時,中國會從各方面買收間諜獲取情報,在戰時,中國會藉由滲透民政系統、警政系統,來癱瘓我國的動員準備,甚至開後門讓搞破壞的第五縱隊進入,這是共產黨過去擊垮國民黨的方式,但同樣作為中國政黨,國民黨此時卻顯得一點防備之心都沒有。

當一位市長的幕僚、樁腳們,都是那種去中國「進修」,去中國「經商」、「交流」,獲取大量利益的貨色,就算他表面上表現的義正辭嚴,表示絕不出賣國家,我們也要對他所說的話大打折扣。有一個最簡單判斷的指標,當中國相關媒體直接間接放出有利某方的新聞,說某人某黨是兩岸交流的好朋友,這某人某黨,就絕對不能讓他控制可能影響城市發展的重要資源!

< 資料來源:高雄好過日 @takaogooday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