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是而非的「中或最贏」論述

台灣新聞評論在評論貿易與經濟類事務,特別是牽涉到中國時,有時會出現一些看似理性,但是只要稍微思考一下就破綻百出的論述,三立《大世界新聞》就是一例。

之所以舉這個節目為例,並不是因為這個節目表現最糟,這並非事實,只是我必須舉例說明,又正好知道這個節目罷了。

《大世界新聞》曾經談到中印與中澳兩次的貿易衝突事件。在中印衝突中,主持人王志郁表示因為印度對中國有貿易逆差,也就是印度向中國進口多、出口少,可見印度較依賴中國產品,印度杯葛中國無異於自殺。

但是在中澳衝突中,王志郁則表示因為澳洲對於中國有貿易順差,也就是澳洲向中國進口少,出口多,可見澳洲較依賴中國,只要中國對澳洲產品課關稅,澳洲就會蒙受巨大損失,而必敗無疑。

這正是台灣某些中國評論的奧妙之處,當你賣中國商品,中國有議價力量,因為客戶可以制裁你;當你買中國商品,也是中國有議價力量,因為中國產品物美價廉。於是無論如何,順差或逆差,中國永遠是最大贏家。

要判斷誰有議價力量,並無法僅從這些簡單的數據得出結論,例如認為印度因為對中國有貿易逆差,所以議價能力較低。但美國對中國有龐大貿易逆差,所以川普對中國商品加徵關稅,中國如法泡製反擊,但是很快中國就發現自己彈盡糧絕,因為當中國對所有美國商品都增加關稅後,美國仍有大量的空間繼續加碼。

判斷誰有較高的議價力量,通常需要細緻的資訊,例如商品的替代性、重要性、附加價值等多種因素,對每一個產業可能都不盡相同。而且即使是完全標準品,還是可能產生依賴,例如熟悉交易成本理論的人都知道,在一個需求有限的世界中,一個製造標準品的工廠大幅擴充產能之後,最大客戶突然反悔不要,這時即使是標準品,還是會使得製造商失去議價力量。另外的例子還包括美中貿易戰中的大豆等農產品。

台灣看似年輕人反中氣氛濃厚,但其實在一般人所習焉未察的新聞評論,特別是專業性較高的財經評論中,經常暗藏著各種似是而非的「中或最贏」的論述,更不用說水準參差不齊的YouTuber,即使是那些廣受人歡迎的頻道,也經常充斥這類偽知識,但因為YouTuber流暢講述題材的專業能力,反而掩蓋了內容的不專業,更容易落入這類錯誤之中。

< 資料來源:沈榮欽facebook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