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登輝的內心世界

2001年6月李筱峰擔任北社副社長時,拜訪李登輝前總統合影於李前總統書房。李筱峰提供

 

李筱峰/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名譽教授

「民主先生」李登輝走了!

在中國國民黨陣營裡面的台籍政治人物當中,李登輝是唯一的異數。除了李登輝之外,其他所有的台籍政客不論是早期的連震東、謝東閔、林洋港、邱創煥……,或是後來的吳伯雄、吳敦義……等人,他們都是主動向中國國民黨投靠,效忠兩蔣外來政權,形成所謂的「恩庇──侍從」關係;唯獨李登輝之所以進入國民黨政治圈,並非他主動投靠,而是蔣經國對他的點名延攬。

虎口下的總統難吐真言

以李登輝早期的言行來看,有著相當的社會理想。二二八事件時,他身為學生領袖,於事件的大整肅中,幸虧躲入山中1、2個月,否則早成為國民黨政權的槍下亡魂;在台大任教期間,李登輝與彭明敏、劉慶瑞、陳棋炎等人名馳台大,上課中對時政時有針砭,已引起情治單位注目;留美回來後的李登輝,是警總的列管份子,還要定期到警總報到讀訓。

這樣的李登輝,沒有主動向國民黨投靠,理所當然;倒是他的專長和為人(也可能包括他和蔣經國同樣有過共產黨經歷),受到蔣經國的賞識,才被破格提拔,而走入國民黨集團。

李登輝雖然不像其他國民黨內的台籍政客那樣必須以侍從者(client)的身份向恩庇主(patron)的蔣家政權效忠輸誠,為他們搬道具、跑龍套,但是李登輝以一個原本國民黨統治當局「列管有案」的人士,受蔣經國重用,進入那個外來統治集團的核心,他的處境充滿著危險,不只那些資歷比他深的台籍政客對他眼紅,外省大老也不能心甘情願,而軍特系統,更隨時潛藏著對他的威脅,這樣一位在「虎口下的總統」,如果敢像過去一樣吐露真言,保證立刻在總統府裡面翻筋斗。

隱忍潛藏耐心等待時機

李登輝接任總統之初,有一次接見前來拜會的海外台僑團體,其中有人大聲建議李總統應該開始大力改革。李登輝起身走到該台僑耳邊,輕輕說:「這裡有竊聽,我們小聲一點。」繼而說:「車子轉彎時,不要開太快,以免翻車。」可見他了解他的處境,也可見他是有意要推動改革,只是在等待時機,猶如他常舉德川家康的例子,杜鵑不啼,等你啼,他隱忍潛藏,耐心等待時機。

記得李登輝剛卸任總統不久,我們新成立的「北社」的幹部(我擔任副社長)去拜會他。談話中,他揮著手,指向我這邊說:「你們當年在批評我,我都知道,但是我必須忍耐。」

國民黨得到李登輝,是國民黨的大幸。因為過去以貪污腐敗、一黨專政聞名於世的法西斯統治集團,能得到這位本土精英的參與,就像是一位素行不良的流氓能娶到一個好媳婦一樣有福氣。但是對這位好媳婦來說,他的形象卻要大大受損。李登輝主導國民黨,背負著這個統治集團過去的舊包袱,為了不讓兩蔣時代的遺老們太過於適應不良,為了應付那些拒絕「土斷」、拒絕本土化的外來權貴,也為了避免舊勢力的反撲,他經常要委屈自己,降低他原來的思考水準,講一些似是而非的話。他在新理想與舊環境中,經常扮演著兩種互相衝突的角色。

任期後半展台灣人真貌

早在1998年我就為文指出「李登輝有兩個」。我藉用佛洛伊德的人格理論中的「本我」(原本人性中的我)與「超我」(外在環境、社會規範所要求的我)的概念,來理解兩個李登輝──一個是發自本性的李登輝,我稱之為「台灣人李登輝」,也可說是「自由的李登輝」﹔另一個是身為中國國民黨主席、中華民國總統,必須遷就他的周遭環境的李登輝,我稱之為「中國人李登輝」,也可說是「不自由的李登輝」。

「中國人李登輝」在擔任總統之初,成立「國統會」,制定「國家統一綱領」,以安撫國民黨內部。他還強調「我反對台獨已經講了一、兩百次了」;「中國人李登輝」說,本黨具有光榮的革命歷史,中國國民黨是一個百年老店。「中國人李登輝」還要提名「肝膽相照」軍頭當閣揆。此時「台灣人李登輝」還在隱忍之中。

但是民主改革的步子總要踏出,因此他借力使力,順應從「黨外」到民主進步黨的民主運動浪潮,再順應野百合學生運動,終於召開國是會議,終結「動員戡亂時期」,國會得以全面定期改選,最後再促成總統直接民選。民主化的台灣,開始被世界人權組織「自由之家」列入「自由國家」,以至於今。

在李總統任期的後半,「台灣人李登輝」漸漸不能容忍「中國人李登輝」而開始表露他的真貌了。例如:後期的李登輝,明白指出「國民黨也是一個外來政權」(但他說,他領導的國民黨只有兩歲)﹔「台灣人李登輝」碰到司馬遼太郎時,就感嘆起「做為台灣人的悲哀」;1999年7月9日,總統任期只剩下9個多月的「台灣人李登輝」,在接受「德國之聲」的訪問,回答有關台灣獨立問題時表示,自1991年修憲之後,我國政府統治的正當性就只有來自台灣人民的授權,與中國人民無關。在1991年修憲後,兩岸關係是特殊的國與國關係,所以沒有再宣布台灣獨立的必要。

民主化獨立化是李本心

2000年台灣政黨輪替,政權和平交替,國際肯定。但是讓台灣完成民主化、試圖讓國民黨在地化的李登輝,則被國民黨掃地出門,國民黨又恢復原性。

2003年3月,已卸任的李登輝在世界台灣人大會上呼籲大家要認同台灣,並談到中華民國可以正名為台灣。2004年他更發起「228全台牽手護台灣」,受到世界各媒體的矚目。

李總統這樣的循序漸進的轉變,完成他心中既定的「讓台灣政治民主化與主權獨立化」的心願,這應該才是真正的李登輝的本心。

李前總統的心路歷程,讓我們看到「不自由的李登輝」到「自由的李登輝」的轉變,其間有著對台灣的深情至愛。《時代》雜誌曾稱他「民主先生」,良有以也!這位民主先生,讓統派藍民抓狂,讓熱愛民主自由的台灣人感念!

敬悼民主先生的離去,期望民主政治將在台灣的土地上永垂不朽!

< 資料來源:《蘋果日報》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作者 李筱峰

李筱峰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名譽教授、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董事。曾任《八十年代》雜誌執行主編,報社記者、編輯、主筆;世新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專任教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