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台灣為主體的歷史何錯之有?

 

兩家統派報紙,這幾天又在炒作政府在一○八課綱上路後,刪去或省略許多「中國史」。這樣的刻意帶風向,當然是要挑起民眾對教育部「本土化」史觀的不滿,或許有心人又會扯到「數典忘祖」,甚至「大逆不道」的說法。然而歷史以台灣為主體的方向,已成為國人的共識,搧風點火只會讓人唾棄。

拜國民黨將台灣「中國化」的政策,在歷史方面的教育,筆者在讀高中,才在黨外造勢會場得知「二二八事件」,大學才懷疑自己有平埔族血統,擔任老師後才得知台灣不只有「牡丹社事件」,還有美國商船「羅妹號事件」。直到現在已經有教育博士的學歷,還熱中於台灣本土歷史書籍的閱讀,因為太多發生在台灣這塊土地的歷史,在學生時代學校歷史教科書從來都不曾提到。

「欲亡人國者,先亡其史。」所以要團結人心,要讓人民認識自己成長土地台灣的歷史,這是民族的共同記憶,也是祖先的冒險犯難的過程。然而國民黨來到台灣,帶來了中國歷史,這些中國歷史,都帶著深刻的統治者立場,中國大一統的歷史思維,到底事實有幾分,很值得懷疑。最嚴重的後果,是讓生活在台灣的人民,連自己祖先數百年的歷史都無法得知,卻要學習那遙不可及的中國帝王統治歷史。腦袋裡都保留太多「分辨忠奸」、「掌握權力」與「國家統一」的封建思想,早已失去了庶民主義,以及對這塊自己安身立命土地的歷史了解。

要培養具備國際觀、胸襟開闊的未來人才,當然是要以台灣歷史作為核心,進而探討周邊區域以及世界的歷史,而新的一○八課綱正符合這樣的歷史思維。如果學生的歷史教學還綁死在「中國史」,不僅不符合歷史教學的原理原則,也會造成學生和土地斷裂,更無法體會到祖先篳路藍縷的辛苦。

以中國為主的歷史,只會讓台灣人遭受到「失根的蘭花」的命運,無法團結民心,更別談國家認同。所以這些反對台灣主體史觀的報紙,當然就是主張統一的史觀,不把台灣看做一個獨立的國家。

(作者是南投人、社會運動者)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自由廣場〉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作者 陳啟濃

陳啟濃
南投人,社會運動者,曾任水里國中校長,現任國姓國中校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