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歇業一天,你要力挺者去哪裡表態支持?

網路上那個抵制活動有一點我費解?

如果要對抗大型通路的折扣戰,不是更應該開門營業,然後呼喚主要支持者當天來店裡消費,最好大家都打卡拍照上傳,讓市場知道,你看有這麼多人是力挺不打折書店的!

那個直接歇業一天,你要力挺者去哪裡表態支持?

用歇業一天,讓營業額歸零來抗議折扣戰,這邏輯太特別我實在很難理解?

如果是發起者的思考脈絡,說真的,營業額的貢獻度才是廠商評估一個通路有無存在價值的依據,而不是所謂的文化或理想之類的抽象概念,只是那些廠商不好把話說得很明白!

也就是說,沒有產值貢獻度的商家(還會徒增物流處理成本),從市場上消失了真的會被人覺得可惜嗎(可能有)?這樣的人會有很多嗎(我存疑)?

市場不就沒有認知到其存在的必要性,因而在行為上做出選擇,才會導致如斯結果嗎?

真要對抗,是應該迎戰啊!

就像書那麼難賣,不放棄的出版人還是堅持想各種辦法把書送到需要的讀者手上,不是嗎?

我還很好奇,那些主張不可買打折書的人,其他商品是否也都買原價?還是以書是特別商品做為理由就解釋掉了?我是認為每個產業的從業人員如果有像出版人那樣的自尊感,都會覺得自己(專業)也是不可以被打折的特殊商品!

應該來推一個不打折社會(可聽說這個違反公平交易法)!

 

其實,一個通路沒有市占率的話,等於營業額不夠多,自己活不下去是一回事,市場也不會理啊!

市場很殘酷,看營業額決定聲音的大小與是否聽進去。

現在電商就是拿書當帶路貨,但是以後大概連當帶路貨都沒辦法,因為就是賣不動啊。

很多年前我就跟某獨立書店的老闆吵過,我說,那邊書根本不夠多…,很多書都沒有,對方直接說,我不是他們的客群。

當時我就想,如果我這種重度買家竟然不是獨立書店的目標族群,這個商業模式到底怎麼活下去呢?

能滿足我大量購書需求的,就是那些很會打折的書店,他們有足夠強的銷售量,可以談到很多供應商,可以賣的書很多元。

同樣買書,當然一次買足,不是嗎?

附帶一說,我覺得最認真做獨立書店的就是唐山了,兼顧人文理想跟商業現實,多年來想辦法活下來,也提供足夠選擇的書單。

最後,所謂的地心引力問題是很難用對抗的方法處理的。

其實,書店真的不必然只能靠賣書求活,書也可以用很多方式增加自己的商業價值,還有很多可以努力的地方(最應該擔心書賣不好的,好像是出版社或作者),但是,真的不是斥責市場的行為偏好,這沒有辦法改變現實…,雖然出版業很多年來都這樣做。

如果獨立書店的出版人願意聽聽最核心之外的人的聲音就好了!?

也許那些人也不是獨立書店的客群,所以即便很多人都對出版界的這種做法感到不可思議,但還是好出版人我自為之…

真的讓我覺得有點費解的是,如果是開門營業不打折,還能讓支持者表態,不開門,消費者不就只好去其他有開的書店買書?蠻奇怪的抵制方式?到底在抵制誰?

#聽說不能打折違反公平交易法
#圖書定價制會議我也去開過幾次知道現階段台灣根本不可能通過
#說這些大概又要被駡了
#不過我也算退出出版業了
#要來駡一個消費者就來好了
#總要有人敢說消費者的心聲
#其實更多人是根本不在乎出版業在想什麼
#因為更多更多人早就不買書不讀書了
#最有趣的是一堆出版社老闆不敢對獨立書店說真心話

< 資料來源:Zen大的敦南新生活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作者 王乾任

王乾任
曾居敦南,現住安坑。 是職業作家/時事評論員,同時也是出版顧問、讀思寫文字溝通表達力的專業講師、網路部落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