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視語文「同化」現象

 

報載中國「紅讀計畫」的繁體字版童書進入台灣市場,這個問題早非一日之寒。中國市場廣大,造就其物廉的優勢,加上兩岸都使用中文,因此部分家長幫小孩挑選伴讀書籍、玩具時,無論是單純的文字圖畫,還是有聲出版品,如果只考慮價格,看到正體字就購入,很容易挑到來自對岸的產品。我們孩童長期耳濡目染下,思想或是語文使用習慣,不知不覺很容易受到對岸的影響而不自覺。

童書「等爸爸回家」遭爆美化中國防疫,洗紅台灣學童思想,民進黨立委陳亭妃昨召開記者會指出,該童書是中國「紅讀計畫」的一環,未申請核准就上市甚至贈書學校、各地圖書館。她要求文化部應立刻要求鋪貨的部分先收回、下架,並禁止販售或贈書。(記者鍾麗華攝)

童書「等爸爸回家」遭爆美化中國防疫,洗紅台灣學童思想,民進黨立委陳亭妃昨召開記者會指出,該童書是中國「紅讀計畫」的一環,未申請核准就上市甚至贈書學校、各地圖書館。她要求文化部應立刻要求鋪貨的部分先收回、下架,並禁止販售或贈書。(記者鍾麗華攝)

 

 

早年兩岸尚未開放交流前,政府很重視來自日本的詞彙、字體,對我國語文教育的影響。當年國語推行委員會甚至主動出擊,公布標準宋體、楷體、方體等電腦字體,無償提供大眾下載,也成為目前微軟視窗軟體系統用字(細明、標楷、標黑)。對於我國各界目前文書處理字體標準化,影響深遠。

進入智慧行動載具的年代,恰巧國語會裁撤,承接的終身教育司,在這方面著力不深,造就各家手機系統用字,無論是蘋果iOS還是安卓系統的手機字體,充斥中國的字音字形,使得我國語文教育所教授的標準用字、讀音,只有在國語文的課堂上使用。一旦孩童接觸到行動載具,馬上看到的是中國字體、拼讀,到最後不知不覺被對岸所同化。

許多長輩喜歡轉傳的圖片、影音,很多來自對岸,其語詞、口音都與本地不同。卡通、童書、玩具不是簡體字轉正體字即可,包含詞彙的轉換,甚至背後建構的意識形態,如果廠商不留意,很容易成為文化帝國主義的幫凶。就連衛福部所公布的兒童權利公約中文正體譯文,使用的都是「信息」一詞,而非我國慣用的「訊息」;也難怪各級圖書館在採購書籍時,容易踩到紅雷而不自知。

由於民主國家對於出版品不能進行事前審查,也涉及表意自由的維護。因此透過師長覺知的選讀,才能為我們下一代保留自身語文習慣。

語言的使用本是約定俗成,我們很容易從一個人使用的詞彙、文字,了解其成長背景。關於標準用字的字體、字音與字形,有賴教育部與文化部合作推動。至於本土詞彙的使用,法國的法蘭西學術院多年來努力維持法語的純淨,或許值得我們借鏡。

(作者是高中教師)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自由廣場〉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