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美媒體在選戰扮演的角色


美國候任總統拜登,選戰期間9月17日與CNN共同在賓州史克蘭頓市區進行宣傳(美聯社圖片)

 

做為第四權,媒體扮演的選戰角色是什麼?

是理想的,提供候選人公平亮相的平台,將候選人走過留下的痕跡、交出的成績單以及擘劃的政見藍圖原汁原味呈現?是現實的,選邊站,當起吆喝的啦啦隊,甚至於成為選戰走向與氛圍的操控者?

媒體扮演的選戰角色,可分新聞報導與評論兩個面相來看──

在評論的部分,媒體的立場、好惡、出現偏頗的置入性行銷,甚至於惡形惡狀地出現一面倒圍毆或圍事的情景,問題其實不大。因為,對沒有特定好惡愛恨的中間選民而言,決定投票行為的因素可能有百百種(名嘴或名家的評論還極可能不含在內),而偏偏,在各擁勢均力敵基本盤時,中間選民正是決定當選與否的關鍵!對非中間選民而言,同樣的評論,X粉、X黑,各有信徒、各擁群眾,有人鼓掌叫好、有人噓聲連連,正所謂鐘鼎山林,物以類聚;在信者恆信、不信者恆不信下,評論的最大功能充其量就只是產生同溫層效應!只是讓X粉、X黑雙方死忠基本盤更壁壘分明並各自歸隊而已!

有問題的是新聞報導的部分!由台灣2018的「韓」流現象與美國2020的川拜現象,可以看到媒體的新聞報導,已然毫無遮掩曝露出不是社會公器而是私人工具的問題!其犖犖大者有──

 

1.新聞報導評論化:新聞報導本來應該是中性的、無色的、不加評斷的,現在,媒體的選戰新聞報導卻毫不忌憚地加入主觀色彩的評論;那有聲的,閉著眼睛,光用耳朵聽,八九不離十可以判斷是那個媒體的新聞報導。中間選民已愈來愈難接收到媒體客觀中立的純粹選戰新聞報導了!

2.新聞報導失衡而非平衡:選戰期間,走火入魔的特定媒體,在新聞報導時段,針對特定候選人竟然大剌剌給予舖天蓋地、不成比例(最高達新聞內容87%)的造神報導,讓媒體平衡報導新聞的精神蕩然無存。像日前遭NCC不予換照的「中天」新聞台,因為造神韓國瑜的手法實在太露骨,乃遭譏為「韓天」新聞台,特定媒體新聞報導的嚴重失衡,於此可見!

3.新聞報導提供視聽者「知的權利」,更掌握了讓視聽者「不知的權力」:媒體透過選擇性的報導與選擇性的不報導,愛之者被隱惡揚善、惡之恨之者被隱善揚惡(媒體中意者的惡、討厭者的善均不被告知)!例如:美國保守派《媒體研究中心》在11月3日總統大選後委託進行的民調指出,因為幾乎所有主流媒體刻意不報導拜登與兒子杭特跟中國糾結的政商金錢關係,45%的拜登選民表示根本不知道是項訊息;9.4%的人說,若早知有此啟人疑竇的新聞,票就不會投給拜登了!媒體刻意封殺新聞以影響選舉的威力,實在不容等閒視之!

 

媒體選戰新聞評論化,還負造神或醜化之責,並操控高分貝或失聲消音的開關,這樣的第四權,像不像披著輿論外衣的怪獸?

(作者為新竹教育大學退休副教授)

< 資料來源:台灣英文新聞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作者 張國財

張國財
新竹教育大學退休副教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