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中國的承諾會倒大楣

龐皮歐宣布取消美台往來的自設限制,他批評國務院為了安撫北京,幾十年來單方面限制美國官員和台灣窗口的來往。之前,歐中達成投資協議談判,「金融時報」專欄作家拉契曼指出,歐盟無視中國不守信用的歷史、單方面相信中國會尊重簽署的協議,相當天真。相信中國,自設限制,確實是西方國家對中政策的罩門。這個罩門,造成西方國家目睹香港「二次回歸」卻束手無策。

歐中達成投資協議談判,「金融時報」專欄作家拉契曼指出,歐盟無視中國不守信用的歷史、單方面相信中國會尊重簽署的協議,相當天真。(美聯社)

 

 

年關期間,英國脫歐、歐中投資協議先後完成。沒有英國的歐盟,在梅克爾的主導下完成與中國的投資協議談判。如此一來,避開了一個極為尷尬的盲點,那就是一九八四年的中英聯合聲明,早已被北京視同一張廢紙,如果英國還留在歐盟,這樣的歐中投資協議就非常諷刺了。於是,英國脫歐,梅克爾主導的歐盟對中綏靖政策更無懸念。中英聯合聲明,北京笑納對它有利的部分,至於承諾的義務拖拖拉拉到無疾而終。歐中投資協議,北京做出乍看慷慨的讓步,但是它的承諾會實現嗎?很多人提出警告了!不過,沒有英國的歐盟,似乎也把中英聯合聲明的前車之鑑拋諸腦後了。

簽署國際條約,北京有一個固定行為模式,那就是,對方承諾的立即就得兌現,而它的承諾若干年後才開始落實。中英聯合聲明便是一例,香港主權一九九七到手了,但行政長官、立法會最終普選,經過二十三年仍遙遙無期,倒是五十年不變活生生被腰斬。為了推卸條約義務,北京宣稱:「中英聯合聲明做為一個歷史文件,不再具有任何現實意義,對中國中央政府對香港特區的管理也不具備任何約束力。」中美三個公報,北京獲得華府的外交承認,但它所承諾的和平解決兩岸歧見從未兌現,近年且演變為軍機擾台常態化、沒有所謂的海峽中線。這些案例極具警示意義,凡是與北京簽約的國家、組織、企業,都必須要有心理準備,北京的承諾只是簽約的背景音樂,其作用是帶動氣氛,簽約完畢便消失在風中。

一九八九年天安門事件,以美國為主的西方國家群起制裁中國,但是鄧小平毫不改變平息動亂的觀點,反倒是華府、東京從頭開始就對制裁言行不一。直到今天,中國完全沒有平反六四的蛛絲馬跡。反倒是,民主國家爭先恐後錢進中國,明知政治改革不可期待,仍力助中國經濟成長,歡迎加入世貿,默許竊盜經濟,幻想以經貿改變中國。結果如何?西方國家不僅流於一廂情願,甚至將中國餵養成一匹足以反噬西方的怪獸。西方以經貿改變中國落空,卻陷入企業倚賴中國的惡性循環,如果西方繼續飲鴆止渴,則戰狼的強國夢幾乎是指日可待。歐盟不滿香港、新疆等人權狀況,而習近平絲毫沒有鬆手跡象,歐盟卻急著跟中國完成談判投資協議,那就讓北京看透了歐盟「口嫌體正直」,原來人權只是口號,貿易才是實際利益。然後,透過貿易可以改變中國嗎?改變的恐怕是歐盟吧!

彷彿成了政治正確,所謂的全球議題要跟中國合作才能奏效。只不過,尋求中國的合作,也要看看它的紀錄吧。加入巴黎協定,民主國家必須立刻減碳,中國卻有特殊待遇,光是承諾二○三○年碳排放到達高峰後開始減碳。二○三○年,無人能保證北京兌現承諾,可是民主國家早就用巴黎協定將自己牢牢綁住,產業競爭力白白奉送中國。川普宣布退出協定,便稱協定限制了美國的經濟發展。而習近平更慷慨的承諾竟然是:「努力爭取二○六○年前實現碳中和。」二○三○甚至二○六○年,西方經濟都「減碳自殺」了,北京還跟你玩「碳中和」嗎?全球議題,如果跟中國這樣合作,讓北京予取予求,不啻請鬼拿藥單、自尋死路。

談判,本是老共的拿手菜,字句取代槍彈,在條約裡埋下陷阱,對方把自己賣了還暢飲茅台酒。兩岸,蔣經國深惡痛絕「與匪談判」,不愧先見之明。常見的是,在衝突階段,老共擺出沒什麼好談的姿態,逞凶鬥狠、直球對決要置對方於死地。一旦它態度放軟,好言相勸對方回到談判桌,那就表示它自認已經屈居下風了。這個時候,老共戰場上無法獲得的,便企圖改在談判桌上撈到。川普把習近平打到下盤不穩,可惜慘遭滑鐵盧無法連任。在川普手上失去的,當然要在拜登手上連本帶利撈回來。怎麼撈?當然是在談判桌上!王毅所釋放的,「希望美國新政府重拾理性,重開對話,兩國關係重回正軌,重啟合作」,明眼人應該都看得出來是陷阱,就看拜登會不會上當。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