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上不需要英名

 

一座橋樑的命名,與在地人文背景應有相當關聯,並具有特別意義,更應尊重當地居民的意見與感受。

台七線和台七甲線,宜蘭到北橫、中橫的支線,大同、土場、南山、四季到思源埡口,沿途許多橋樑都有很奇怪的名稱。英士橋、百韜橋、自忠橋、志航橋、繼光橋、可法橋、張良橋等,這些英名滿天下的中國人,到底與當地原住民泰雅族有何關係呢?當初命名時,有與當地民眾商量過嗎?

英士橋旁有英士村,原名為BonBon社,當地野鹿很多,原住民語BonBon是鹿茸之意。依交通部資料,該村為了紀念革命先烈陳英士而改稱「英士村」。陳其美字英士,早年留學日本,參加革命,為孫中山的左右手,後因得罪袁世凱,遭暗殺身亡。

我常想陳其美與大同鄉的原住民有何牽連?陳其美生於一八七八年,卒於一九一六年,此期間台灣為日本統治,陳其美也未曾來過台灣,終其一生轟轟烈烈的事蹟與大同鄉原住民並無任何關聯。為何原住民要紀念他,新建橋樑命名「英士橋」,連村落也改名「英士村」? 真是令人匪夷所思啊!

我曾親訪英士村,求問居民,竟無人知曉,為何村名為「英士」?套一句某人說的,可憐哪!原來那是國民黨政府君臨台灣,「普天之下莫非黨土」的心態。原住民的感受呢?誰理你啊!可能當權者這種心態與作為,正是二二八事件之後,省籍衝突的潛在因素。

至於繼光橋、可法橋、張良橋,對原住民而言更是莫名其妙。他們寧願是泰雅橋、噶瑪蘭橋或是利澤簡橋、貓里霧罕橋。外地人不知橋名何意?而原住民心知肚明,這是蒼天應許,祖先曾經生活的家園。

(作者是社區大學講師)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自由廣場〉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