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美準軍事同盟的起點

三月二十六日,台灣與美國簽署「設立海巡工作小組瞭解備忘錄」,有鑑於台灣海巡署被賦予「第二海軍」的任務角色在近年日漸清晰,而美國海岸巡防隊本來就屬於美軍七大軍種之一,這份備忘錄的出現,不僅是拜登政府上台後,台美之間第一項正式文件,更是台美邁向準軍事同盟的起點。

恰好在兩年前,二○一九年三月二十五日,美國海岸防衛隊「伯索夫號」巡防艦(USCGC Bertholf)與美國海軍「柯蒂斯魏柏號」驅逐艦(USS Curtis Wilbur)結伴而行,成為第一艘通過台灣海峽的海岸防衛隊艦艇。代表美國海岸防衛隊已跟上美國海軍腳步,前進部署至西太平洋地區,與美國海軍共同執行包括穿越台灣海峽等具有高度政治意涵的前線任務。

美國海岸防衛隊的「伯索夫號」巡防艦(USCGC Bertholf)。(維基共享)

 

 

此外,去年十二月十七日,美國海軍、海軍陸戰隊與海岸防衛隊共同發表戰略報告,「海上優勢:以綜合全域海軍力量取勝(Advantage at Sea:Prevailing with Integrated All-Domain Navel Power)」,這也是繼二○一五年三月公布的「二十一世紀海上力量合作戰略(Forward, Engaged and Ready:A Cooperative Strategy for 21st Century Seapower)」之後,美國海上三大軍種再度攜手制定的戰略指導文件。

其中,破題直指中國與俄羅斯是美國決心競爭的對手(determined rivals)。但全文提及中國達三十三次,是俄羅斯十六次的兩倍有餘,顯示在美軍眼中,何者才是重中之重,不言而喻。另外,報告也強調,將強化三大軍種彼此間的協同能力與資源共享,透過綜效極大化,確保美國的海上實力與盟邦的國家利益不受威脅。

至於台灣,第一艘以海軍沱江艦造型為設計藍圖的海巡署巡防艦「安平艦」,於去年十二月十二日交船。在已裝設的鎮海火箭彈以外,「安平艦」也保留了安裝雄風反艦飛彈的甲板空間。換言之,未來若有「平戰轉換」需要,「安平艦」與後續計畫建造的十一艘同級艦,就可改裝供海軍調度,投入戰鬥。

再者,現任海巡署長周美伍在今年初正式上任前,曾擔任國安局駐華府特派員長達兩年多。如今反推,周美伍過去兩年多在華府建立的溝通管道與累積的相關經驗,極可能就是為了在回國接任海巡署長後,繼續執行與美方一系列的海上事務合作。

總結而言,防備中國在台海製造「灰色地帶衝突」,是台美兩國近年來共同的國安課題。隨著中國「海警法」在今年二月正式生效,台美這份「設立海巡工作小組瞭解備忘錄」,除了即時傳達出兩國的共同立場與合作意願,也為台美深化海上合作,成為準軍事同盟埋下了種子。

(作者曾任智庫研究員,高雄市民)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自由廣場〉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