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師、疫苗、防疫及「笑死人」風波

華航機師染疫事件,有人跳出來批評防疫署「疫苗接種順序不對」。這明顯是後知後覺的馬後炮,因這人在2月19日才剛說過「全世界打疫苗,第一線當然是是醫護人員,這是正確的」,當時連提沒提到機師的接種。現在有問題了,就開始說機師及防疫旅館人員更重要。台大李秉穎教授回應「機師列疫苗優先,是世界上的笑話」。此言當然有點太「猛」,但應是長期受不了唯一愛唱反調,以「防疫專家」自居的某地方首長、反覆持續對防疫團隊冷嘲熱諷,一時心有不平,脫口而出。

然而我們該討論的是,機師染病,是因為「沒有列入接種優先」嗎?

有了疫苗當然是多了一份保障,但是沒有疫苗的過去一年,全國上下都很努力的防疫,各航空公司機師其實從來沒有出現大問題。即使在這一次的華航、諾富特群聚染疫事件,同樣高風險的機師,長榮沒有人染疫,各家的空服員也沒有染疫(空服員的接觸面應該比躲在駕駛艙的機師更廣),為什麼偏偏只有華航的機師染疫?顯然就是管理上出了問題,而不是疫苗的優先順序。航空公司管控不好,專屬旅館分流粗糙、防疫心態疲憊、在國外學洋人缺乏自律做法,問題就在這裡。

以時間序而言,其實在一月前後,桃機工會就已經提出希望列入疫苗優先順序(據說紐西蘭機師也是如此,不算是世界級笑話),但台灣政治地位特殊,無法一次拿到大量疫苗,分批先後排序注射,也是無可奈何的做法。機師只要照以前做好自律及規定上的防疫,他所接觸的確診病人很少,影響的層面,絕對沒有每天一直要面對確診病人的醫護人那麼大,而醫護的檢疫被隔離,會造成更多的其他病人影響,機師影響的只是他的家人。醫護體系的崩潰,會影響到全國。而機師系統的崩潰,影響的只是暫時停飛,以及短暫的經濟影響。

華航的機師染疫顯然是管理上出了問題,而不是疫苗的優先順序。航空公司管控不好,專屬旅館分流粗糙、防疫心態疲憊、在國外學洋人缺乏自律做法,問題就在這裡。(資料照)

 

防疫署2月26日早有排定接種順序計畫。回顧時間序顯示,3月3日及4月4日進口AZ疫苗,第一類(醫護人員)開始接種是3月22日,第二類(中央及地方防疫人員)及第三類(機師、船員及防疫旅館)開始接種是4月12日,兩者距離不到三禮拜,這樣的排序不算優先嗎?

當時如把機師列在第一類優先,難道就沒有破口發生?機師的早不感染、晚不感染,一定剛好是在疫苗開始後才會感染?4月12日開始為機師師接種疫苗,他們有急得馬上去打嗎?4月22日華航有四位機師染疫了,當時長榮機師已接種了235位,華航卻僅44位。華航的辯解是他們的任務多了四倍(接種時間排不出來?)。老實講,任務多少那是華航自己的事情,他們如果認真當做一回事,必須設法趕快排定接種時程。對自己的危險性沒有警覺,不設法提早安排接種時間、也沒有自我警惕、沒有做好防疫及管理措施。這才是染疫的原因。而不是像政客為他們申冤說,沒有排在第一順位。

即使打好預防針也不是絕對、也不是從此可以保證安全,平常的防護還是必須繼續做。而華航所屬的專任旅館,管理亂七八糟,機組人員的調配、檢疫隔離時間、各項檢測方式政策,因為各方壓力及想法,改來改去。在此也建議集思廣益,由專家討論出最嚴格合理的方式,不要去管政治。阿中說檢疫太嚴格,華航會倒閉,這句話聽在民眾耳裡,很不服氣,因為如果台灣疫情全面崩潰,華航的存在又有什麼用?尤其在疫苗短缺、無法如期獲得的台灣,需要嚴謹專家的建議來處理,現在的共識是三天實在太短。不管是7+7、7+14、事前事後的PCR、抗體抗原⋯該做的都盡量要做,不可馬虎。至於屢屢的馬後砲及自任專家的事,實去在應該盡量減少、媒體也不應該報導、以免浪費我們有普通智商的人的時間。

(作者為退休醫師)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自由開講〉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