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正一生志業:族群融合與深化民主

民進黨唯二的外省籍創始人之一、東吳大學傅正老師今天(五月十日)逝世三十週年,東吳大學政治系將舉辦紀念會。筆者為傅正因雷震案政治坐牢六年後,在東吳大學任教的第一屆學生。重讀為台灣受難的傅老師文集和他留下的九本日記後,歸納他一生未完成的最重要志業就是:族群融合與深化民主。

一九八九年底,傅正參選台北縣立法委員時,在政見會上,他一上台就向台下的群眾道歉:「對不起,我不會講台灣話,只會說我母親教我的江蘇家鄉話。」他清楚地說明他的政治理念:「我競選的動機就是愛台灣,愛台灣這塊土地上的每一位住民,不管是本省人或外省人。」

傅正曾在逃難過程兩次被共產黨俘虜,也曾協助蔣經國在上海平定學潮,也因為他和蔣經國這層關係,一九四九年在海南島時,同學推派他寫信向蔣經國求救,因而得以從海南島逃到台灣。在台灣,他是蔣經國訓練「政工」的政工,照理來說,他在國民黨內是「根正苗紅」,但他卻認為「成了人家的工具」,於是由讀者變成作者,開始在《自由中國》半月刊撰文。一九五三年九月十六日,他在《自由中國》用本名發表第一篇文章〈個人自由乎?國家自由乎?〉文章一發表,他在「政工」也待不下去,從而轉向雷震的「自由中國」之路。

傅正認為,透過地方選舉,可以讓台灣走向民主化;並認為在台灣從事政治運動,必須抓住兩個對象:一是台灣的地方人士,二是各大專學校學生。一九六○年,他和雷震決定組黨「中國民主黨」,組黨時期,也曾發生過外省人的「我們」和台灣人的「他們」微妙對立,在中間調和的就是傅正老師。他曾經說:「要和台灣人在一起,新(的)政黨才會有力量。」後來,他在民進黨的組黨過程,也是扮演「調和鼎鼐」的重要角色。

台灣歷經民選總統、政黨輪替,現在卻面臨七十年來最大的挑戰—中共解決了香港問題後,下一個目標就是解決台灣問題。如何促進族群融合與深化民主,是台灣團結反共的核心資產,更是傅正一生未完成的志業,逢傅老師逝世三十週年,值得朝野深思。

(作者為傅正學生,任教於大學法律系)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自由廣場〉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