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其邁需要一直「歹勢」嗎?

微解封後,全國除了少數縣市,其餘皆將維持「禁止內用」,這也是防疫之必要規範。然而,咱高雄的陳其邁市長,竟為此事二度致歉;無獨有偶,三級警戒以來,市長粉專發布的防疫資訊,也三不五時搭配個「歹勢」。

高雄並非此次疫情的破口,高雄的防疫也未全面失控,然而陳其邁居然是全國防疫作戰中,最「勤於致歉」的縣市首長!市長這般道歉,與其說是認錯,或許更接近於「讓對方感覺好一點」,符合其素有的「暖男」之名。然筆者以為,此風不可過長!

不深究對錯,純然顧及對方感受而致歉,如此行為最普遍的國家,想必就是日本。心理學家榎本博明在《「對不起」之國》中提出:相較於歐美社會以說清楚個人意見為溝通的重點,日本式溝通則將重點擺在醞釀出良好的氛圍,而道歉更是創造良好氣氛的重要方法。

然榎本博明的《暴走社會》接著談到:如此輕易道歉的文化,助長了消費者們的氣燄。尤其網路普及後,人們享受自己上網發表的負評帶動「輿論」,致使店家道歉乃至下架產品的「成就感」。日本老牌書商Showa Note是個例子,自一九七○年成立以來,Showa Note為學童發行的作業本上,往往印著蝴蝶、蜻蜓、獨角仙等昆蟲的圖片,意圖讓孩子親近大自然。然而二○一二年,這些圖片消失了,理由是些許家長客訴:覺得昆蟲很噁心。之後作業本封面換為花朵圖片,倘若哪天又有家長投訴「花語」不對、甚至說自己對花過敏,又該換什麼?誰需要在每件事情上取悅每一個人?

重視禮節的日本,都因「氾濫的道歉」而冒出如此以自我好惡為中心的一眾「漚客」,更遑論巨嬰、鯛民、內賊橫行的台灣!咱高雄若成為「對不起之城」,巨嬰、鯛民、內賊們,還不見獵心喜?惶恐他們哪天就以自己覺得不悅為由,要求總是道歉的陳其邁市長,下架某個本質無罪甚至是對的東西!

所以筆者建議市長,除非市府真的做錯了什麼,否則,要照顧聽眾的感受,有很多能用的詞彙:辛苦了、懇請配合等,都有道歉的效果,而無道歉的隱憂。

(作者為中學社會科兼課教師,高雄市民)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自由廣場〉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