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疫情延燒 凸顯國產疫苗研發與接種仍然刻不容緩

台灣嚴重的不是疫情,而是利用疫苗打政治口水戰。疫苗覆蓋率被視為防堵本土疫情擴散的重要解方之一,如今我國外購到貨及國際友邦捐贈疫苗數量仍然有限,仍有非常多國人還在預約排隊等候施打。

全球性的傳染病,疫苗就是戰略物資自主,國產疫苗開放意願登記成為選項,也開始獲得民眾登記的支持,一起守護台灣疫情防線,仰賴外國根本沒保障。國產疫苗戰略地位的體現,台灣在疫苗上進退失據的狀況將不再發生。 短短幾天許多人預約了國產疫苗,以高端8月提供100萬計,仍可能會出現供不應求的狀況,這就是人民對政府的信任,時間會驗證這些懷疑的論述。

台灣政治厚黑鮮明,疫情發展後,各國疫苗的研發一直在進行修正,從求快到求好一直在調整,國內卻有人始終喜歡大發議論,用非醫藥觀點去窮追猛打,許多討論不是無知而且邪惡,只讓人覺得是仇恨過頭忘了理智。 諷刺的是,不操之在己的戰略物資,還鬥自己人產能根本自尋死路,美國跟英國就直接證明疫苗自給自足的重要性,「發展型國家」必須要有前瞻性,傾國家之力扶植下一個階段的產業。

直言之,自主開發疫苗是一個艱難但有遠見的決定,病毒也在跟時間賽跑,避免台灣發展自己的國產疫苗,早就是中共既定戰略。一款有效的國產疫苗可以降低台灣對國際疫苗的依賴,甚至可能強化台灣與經濟弱勢友邦間的關係,這些都是中共所不樂見的。

對敦厚的台灣人來說,就算國產疫苗再爛,大不了自己不要打就好。如果質疑者不是為了打擊政府,需要對國產疫苗敵意成這樣嗎?蔡英文總統主動獻上手臂,專家評估後都敢讓總統打,總統自己也想打也敢打,這就是信心。

全球性的傳染病,疫苗就是戰略物資自主。(REUTERS)

 

當初武漢肺炎剛爆發,我國第一時間禁行武漢,限制口罩出口,現在看來理所當然的決策,當時有許多人看這禁令都覺得無法接受,這是當時非常超前的決策。國際疫情仍在延燒,台灣的防疫總是走在世界前頭,政府對國產疫苗做出嚴格的管控,詳盡的說明來為國人健康把關。

諷刺的是,一堆反國產要打國外進口疫苗,先不論同一批人不久之前還在講AZ會血栓好可怕。這群人一直在吵疫苗不夠,有數十萬人不跟這些人搶,選擇去打國產,把進口的額度讓出來,現在風向依舊是質疑國產保護力,國產疫苗的預約人數越多,這群人的焦慮感越來越嚴重。

退一萬步想,反綠黑國產再正常不過,隨著施打國產疫苗人數增加,下一輪的劇本攻擊應該就是國產疫苗的副作用,政府要準備接招了。過去的疫苗從生產到測試,沒有像這次武漢疫情來的這麼急,許多人認為在政府安全把關下,先讓國人有選擇國產疫苗的權力,怎樣都比在那質疑半天,然後感染重症來得好。

深入分析,社會對於疫苗的期待是防止感染,但實際上現行疫苗主要是防止重症,防止感染是次要的功能,這中間的落差應該是社會恐慌與對政府期待存在的矛盾。希望用疫苗防病毒感染,目前看來是不切實際的,也不可行的。 國產疫苗有科學證據,不願意相信的還是不相信。專家專業醫生的意見,不參考、不接受。還拼命散播讓人懷疑的論點,讓民眾心生望怯,這群人就是充分利用多數人不懂醫藥,輔以政治信仰進行無止盡的「國際標準」質疑。

關鍵在於,「國際標準」是什麼?一個標準合理與否,跟國際承認無關,也就是台灣的緊急使用授權,是台灣政府要承擔的風險。蔡總統都說了,疫苗是科學。緊急使用授權的風險和好處必須衡量,不然也不會有為了先抑制疫情,而做緊急授權這種作法了。眾所周知,拿一般上市與緊急授權做比較就是一種滑坡謬誤,政府必須花時間解釋,也凸顯尊重民主社會的多元價值。

(台北海洋科技大學通識中心副教授)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自由開講〉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