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燦爛的星辰】8月5日 伊利亞.列賓

 

「現在莊稼漢是鑑定人,所以我必須表現他們的利害關係。」–伊利亞·列賓

俄國傑出的批判現實主義畫家伊利亞.列賓(Ilya Y. Repin )出生於1884年的今天。

列賓的父親是一個屯墾軍的軍官,列賓小時候全家人在屯墾地辛勤勞作,孩童時代他就親身體會到了生活的貧困和艱難。他曾數次目睹囚犯如何被驅趕著從他面前經過,這些世間苦難的印象,成為他日後創作的靈感。

著名的《伏爾加河上的縴夫》一畫,表現了人民的貧窮苦難及對美好生活的渴望。又例如表現農民主題的《在鄉政府》,表現當時農民被徵兵參加俄土戰爭,如《歸來》、《回去,過去了的戰爭英雄》、《送新兵入伍》。

列賓曾留學法國及義大利。回國後,堅持在鄉村和民間寫生,他並且與革命民主主義知識分子密切往來。他的《宣傳者的被捕》、《拒絕懺悔》、《意外歸來》都是以革命者的鬥爭生活為題材的優秀作品。而對俄羅斯歷史事件的關注更引起他對歷史畫強烈的創作欲望,《伊凡雷帝和被他殺死的兒子》、《索菲亞公主》以及《扎波羅什人給土耳其蘇丹覆信》等,都是這類作品。

列賓參加了一個由俄羅斯一些具有進步民主思想的寫實派畫家和雕刻家組成的「巡迴展覽畫派」,主張真實地描繪人民的歷史、社會、生活和大自然,揭露沙俄專制制度。從他們身上看到的不僅是沙俄專制下普通民眾奴役般的生活,更體會到了他們的智慧、善良和力量。列賓的作品,被視為「巡迴展覽畫派」的重要代表。但是他的許多描寫革命者的作品,常常通不過沙皇政府的檢查,而從展覽會上被拿下。例如《在沙皇的絞架附近》、《驅散示威遊行》...。

台灣的社會常常聽到「藝術歸藝術,政治歸政治」的幼稚言論,那是對社會缺乏關愛、對公共政治議題麻木不仁的人的說詞。台灣的藝術界非常缺乏台灣歷史與政治題材的作品。列賓如果再世來台,一定很訝異!

< 資料來源:李筱峰Facebook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作者 李筱峰

李筱峰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名譽教授、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董事。曾任《八十年代》雜誌執行主編,報社記者、編輯、主筆;世新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專任教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