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如何回報立陶宛

台語有一句俗諺:「多交關公劉備,莫交林投竹刺。」從未收過我國任何「金援」外交的立陶宛,如今不僅送來疫苗及時雨,還無懼中國施壓,堅決與台灣發展互惠關係。立陶宛與台灣著實以義相結!那麼,台灣該如何投桃報李?

多年以來,立陶宛有一個幾乎可謂國難的社會問題:其自殺率全球最高,甚至高過社會壓力龐大的韓國。主要原因是立陶宛緯度極高,茫茫不見日光的漫長凜冬使人憂鬱,而這個現象也再次讓我們看見自然力量強於人類社會。

這正是台灣該對立陶宛伸出援手之處。我們台灣是一個熱帶島國、一年四季陽光普照。疫情趨緩後,該多發展歡迎立陶宛國民冬季來台的旅遊產業;疫情趨緩前,則該多贈送風光明媚、熱帶氣息的台灣意象產品給立陶宛,例如盒子上印著陽光沙灘的鳳梨酥。

切莫小看如此禮品的力量,根據耶魯大學社會心理學者約翰‧巴赫(John A. Bargh)的研究,人們會將物理概念延伸為抽象概念。例如與人交談時,讓對方握著一杯熱咖啡,會比一杯冰咖啡更容易讓對方覺得你「溫暖」;讓對方坐在柔軟的沙發上,會比堅硬的板凳更容易讓對方覺得你「柔和」。

因此,趁著寒冬尚未強襲北半球,台灣應趕緊備妥一眼即讓人聯想到陽光、熱帶的各式名產,贈送給我們的義兄義姊立陶宛,助其對抗長年國難。

(作者現任中學社會科代理教師)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自由廣場〉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