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駐美代表處正名一事,值得推敲

 

1.英國「金融時報」10日報導,美國「認真考慮」將台灣的「駐美國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正名為「台灣駐美代表處」,而且獲得白宮國安會印太事務協調官坎貝爾的支持。

2.「金融時報」說這是蔡政府要求的,但恐非事實,因為這太白目。美國總統大選前蔡政府一直擔心拜登當選後會親中,雖然後來沒有,但拜登身邊的確有人一直認為應與中國坐下來談。所以蔡英文不會在這個時候給拜登找麻煩,因為駐美代表處若正名,中國肯定跳腳,將增加拜登的壓力與對蔡的惡感。

3.何況台灣駐美代表處正名並不是蔡政府目前急迫的,這不會提升台美的關係,當前最重要的是與拜登政府建立互信。所以可以發現,相對於要在立陶宛設立「台灣代表處」,蔡政府對駐美代表處正名這件事非常低調,吳釗燮與蕭美琴均隻字未提。

4.最有可能是拜登從阿富汗撤軍後猛受批評,民調下滑,由於「反中、厭中」已是美國主流民意,所以拜登政府考慮打「台灣牌」,幫台灣駐美代表處正名,因為中國若越激烈反彈則拜登越得分;但因正反意見都有故猶豫不決。

5.拜登與習近平也在10日通話,與「金融時報」的報導是同一天,為何如此巧?恐怕是拜登內部的「正名派」放的消息,讓此事曝光,逼迫拜登儘快下決心,不要天真的期待與中國談判,切莫重蹈撤軍阿富汗的誤判覆轍;包括傳出「拜習通話」中習近平拒絕拜登見面的請求,都是這個脈絡。

6.另一方面,9月1日歐洲議會外交委員會針對歐盟駐台單位由「台北」正名為「台灣」進行表決,結果70位議員有60票支持,4票反對,6票棄權。而歐洲議會將在10月表決,通過機會甚高,若歐盟比美國提早對台灣正名,則拜登將如何自處?

7.川普與共和黨人最近對拜登的批評不斷,挺台灣的力道大增,別忘了2019年5月川普同意把台灣的「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正名為「台灣美國事務委員會」。很多人說如果川普連任,台灣駐美代表處早就正名了,這增加了拜登的壓力,也增加對拜登的質疑。

8.拜登若不願將台灣駐美單位正名,就證明對中國的軟弱;如果川普敢幫台灣正名,但拜登不敢,共和黨肯定會突顯拜登對中國的委曲求全,這將影響民主黨在國會「期中選舉」的表現。總之,台灣原本是看戲的,但莫名其妙的成為主角,只因為台灣太重要,由此可見台灣不是棋子,而是砝碼。

< 資料來源:范世平facebook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作者 范世平

范世平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教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