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大財務危機的真相

 

中國房地產巨頭恆大集團週轉不靈,債務金額超過美金三千億(附圖一)。除了恆大集團之外,其他地產商也岌岌可危。在這篇貼文,我要用淺顯易懂的語言,解說恆大財務危機背後的真相。

#中國的經濟崛起

因為過去三十多年的經濟崛起,中國賣了很多產品到美國,也向美國買了不少貨品。因為賣得多,買得少,中國人在美國市場賺了很多錢。

用專業名詞描述,就是中國對美國享有鉅額的貿易順差。如附圖二所示,中國的順差金額從1986的17億美元,增加到2015年的3672億美元。縱使雙方正在打貿易戰,中國對美國的貿易順差也只有微幅下降。

中國人賣東西給美國人,賺到的美金由中共政府代收,中共政府再用等值的人民幣支付出口商。中國人要向美國人買東西,也必須要先用等值的人民幣,向中共政府換取支付貨款的美金。

用專業的名詞描述,這叫做外匯管制,中共政府因此取得的美金叫外匯存底。附圖三是中國累積七十多年的外匯存底統計,目前總金額超過美金三兆兩千億。

#中國的房市泡沫

因為外匯管制,中國人賺到的美金,被迫換成人民幣在國內消費。問題是,中國的消費市場不發達,許多人就把錢存在銀行,購買房地產,或投資地產開發公司。

人民大舉投入房地產,房價就會暴漲、引發投資客囤屋、誘使開發商大量推案。資金毫無限制的投入房地產,結果就是大批無人居住空屋。這就是中國的房市泡沫。

中共政府對房市泡沫愛恨交加。中共愛的是房市熱絡帶來的經濟繁榮,恨的是房價暴漲帶來社會不安。前者可強化中共政權的正當性;後者可能危及中共政權的存續。

中國的房市泡沫終有破裂的時刻。首先政府推出打房政策,接著投資客獲利了結,最後購屋民眾開始觀望。一夕之間,中國的房市由多轉空,給地產公司帶來沈重的財務壓力。

#地產公司的運作

房地產市場本來就有波動,過度炒作的市場波動更激烈。不幸的是,中國擁有全世界炒作最厲害的房地產市場。

在中國開發房地產,資金與土地都掌握在政府手中。像恆大這樣的大型開發公司,背後的政治勢力錯綜複雜。開發公司靠政治獲利成長,同時也要服務政治。

政商勢力交錯形成中國房地產開發商獨特的營運模式:舉債過多、推案沒選擇、新案養舊案、新債還舊債。簡單講,這就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營運模式。

在一般的國家,這樣的經營模式經不起風吹草動。只要有一個案子失敗,或一筆債務無法清償,就會引發連鎖反應,陷入週轉不靈的漩渦。

在中國,恆大的營運模式不是特例,而是通例。當多數開發商都面臨財務壓力時,房市泡沫破裂就是國家級的危機,輕者延緩經濟成長,重者讓經濟成長倒退。

#對外經貿做虛工

中國的房市泡沫不斷膨脹,卻不會破裂,就是因為國家資本做後盾。由於國家資本的掩護,讓恆大的危機成為房市的危機,最後成為國家的危機。

面對國家級的危機,國家資本也有極限,中國的房市泡沫終將破裂,而且後果更難收拾。政府出手干預,會讓房市泡沫繼續膨脹;政府放手不管,後續連鎖反應難以預估。

恆大的財務危機就是中共政權的危機。不論中共政府是否出手相救,中國房市泡沫化無可避免。中國房市的起落,說穿了就是這麼一回事:

「中國人多年來做牛做馬,生產許多產品供美國人消費,然後把賺到的利潤,用來興建無人居住的空屋。」

簡單講,中國三十年來的對美出口,有一大部份都在做虛工,把盈餘投入沒有市場價值的房地產。在中國四處可見的空屋,就是中美貿易順差的成果。

俗話說,錢怎麼來,就怎麼去。中國房市的泡沫化,源頭竟是對美貿易盈餘。投入中國房市的資金,來自對美國貿易的掠奪,血本無歸並不冤枉。

#自作自受的掠奪

基本上,中國把美國當戰略競爭對手,不是共榮的經貿夥伴。中國對美國採取經濟掠奪政策,主要有三大手段:

多賣少買:中共政府利用出口擴張,獲取美國的資金與技術。在擴大出口的同時,中共政府卻極力避免對美採購,以免增加美國的經濟實力。

匯率操控:中國對美國的龐大貿易順差,並未造成人民幣的巨幅升值。中共長期操縱外匯市場,壓低人民幣對美金的匯率,強化中國產品在美國市場的競爭力。

外匯管制:中共政府禁止人民持有美金,未經許可不得私下買賣。所有美金的買賣都要透過政府,匯率由政府操控,用途與來源也要向政府申報。

上述三項掠奪手段,讓中國賺取巨額的美金盈餘。為了壟斷美金的持有,中共政府印製大量人民幣支付出口商。

這些民間持有的人民幣,有一大部份流向房地產,形成今天的房市泡沫。恆大面臨的財務危機,就是中共政府自作自受的苦果。

#結論

這就是恆大財務危機背後的真相。不論恆大是否有救,後續的經濟與社會動盪,可能動搖中共政權。若非中共政府長期違反國際貿易規則,如今的中國會有一番不同的經濟風貌。

 

 

< 資料來源:翁達瑞Facebook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作者 翁達瑞

翁達瑞
曾任教多所美國大學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