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的憂鬱症處方

選舉黨主席是在台灣常見的正常政治活動,只因為中國國民黨是台灣國內的最大在野黨,所以引起社會大眾的關注。但是選後,與中國共產黨的互動實在太驚聳,而且太詭異,引起社會大眾一片撻伐。

其實再往前看可以注意到,中國國民黨自從二零一六年的總統與立法委員選舉雙雙失利後,整個黨的情緒充滿憤怒與不安,對於執政黨,好像提不出監督的政見與扮演在野黨功能;黨內有人要籌組「戰鬥藍」,不知道要攻擊誰?在立法院開議的時候用丟豬內臟、潑水、破壞公物等等的方式鬧場,最近繼續癱瘓國會殿堂,大家都在討論,到底這個黨是發生甚麼事了?

在心理學上,憂鬱的情緒表現最常見的是,情緒低落與生活缺乏樂趣,有時也可以看到躁動不安、亢奮、或表情淡漠;但是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憤怒生氣也是憂鬱情緒的一種表達。

憤怒與憂鬱情緒的關聯,理論上是從心理的「自尊感」延伸而來。所謂自尊是指個體對其社會角色自我評價的整體結果,混合在其中的元素則是,與生俱來對自我的情感。個體的認知記憶,會對同一刺激產生內隱與外顯兩種態度,也就是自己經過認知評價,產生自我意象,加上個體對長期生活經驗累積、連結於記憶中之情緒反應,形成對自我的整體評價。

對照中國國民黨現在的外顯表現,與其說是憤怒與生氣,不如說是從心理的「低自尊感」延伸而來的情緒低落。想想看,我「中國國民黨創立中華民國一百多年」輝煌一時,如今人民又不選我,兩度流落在野,自尊心受損,當然會憂鬱!而且在轉型正義的究責下,幾乎甚麼都沒有了。在民主與自由的制度裡,只能壓抑憂鬱的情緒,用怨恨、憤怒、與「戰鬥」來表達了。職是之故,中國國民黨與中國共產黨,兩個承擔中國歷史上所謂「自卑情結」的政黨,在同溫層裡互相取暖,並不令人意外。

治療中國國民黨的憂鬱狀態並沒有困難,順應民意,調整認知思維而已。這樣的認知思維,就是以台灣為中心的國家認同感。獲得了民意的認同,自然有東山再起的機會,就會恢復健康。

(作者為精神科專科醫師兼任教授)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自由廣場〉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作者 陳喬琪

陳喬琪
台北馬偕紀念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 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精神科教授; 日本國立岡山大學醫學博士; 台灣精神醫學會理事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