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戰略模糊」的誤解

 

有些人似乎弄錯了「戰略模糊」的意思,以為美國的戰略模糊政策,意謂著美國在臺海局勢發生劇變時不會作什麼。事實上,這是對「戰略模糊」的一種誤解。

戰略模糊並不是「不作什麼」,而是「讓別人弄不清楚他會作什麼」。這個「別人」既包括對手,也包括盟友。

說直白一點,假如北京覺得美國一定會按兵不動,那戰爭就會爆發,但這是無法肯定的事,而賭錯的成本實在太大。於是乎,理性自利的決策者會傾向於避免輕舉妄動。

反過來說,就美國的角度而言,也不會願意輕易給臺北「必定來救」的保證。這種承諾一旦給下去,很容易讓盟友產生有恃無恐的不健康心態,甚至反過來作道德勒索。臺灣的事,臺灣人終究還是應該要站在第一線。美國對臺灣並沒有義務,即使出手也是施惠,不是本分,這是臺灣人必須要有的覺悟。

這是一種雙向的威懾機制,是霸主的戰略權術,目的在於用最低成本維持符合美國期望的戰略平衡。而且無可否認,這套作法也確實長期維持了臺灣海峽的停火狀態。

不過,這套作法並不是沒有風險。假如對手誤判美國的動向,以為美國真的不會採取行動,而戰果的誘惑又實在太大,那就有可能鋌而走險。到底是「戰略模糊」還是「戰略清晰」比較有助於避免戰爭?端視具體情境而定,千古無同局,並不是在什麼情況都合適。

無論如何,有一點可以肯定:前線國家沒有「戰略模糊」這個選項,選擇的特權屬於在後方的寬裕國家。前線國家身在風口浪尖,唯一能作的就是表明堅守到底的立場,別無其他。否則,情況反而會變得更危險。

1940年,歐陸盟軍潰敗,英國變成前線。邱吉爾即使在「最黑暗的時刻」,都堅持拒絕跟納粹德國和談,也是同樣的道理。這個動作一作下去,敵人很可能會解讀成「你沒有決心抵抗到底」。接著,敵人就會想:也許只要稍微打兩下,你就會因為政治壓力而迅速內潰,不會發展成昂貴的大規模戰爭。這等於是誘使敵人產生「戰爭成本低到可以接受」的錯覺。說穿了,就是向敵人宣告「歡迎打我」。

在另一方面,盟友一旦看到前線國家作出這個動作,馬上就會想你是不是要轉換陣營?既然如此,那我為什麼還要幫你的忙?如果你把我提供的戰略資產拿去資敵怎麼辦?甚者,與其讓你首鼠兩端,那我還不如先下手為強,搶先毀掉你的艦隊、機隊、機場、港口、工廠等重要戰略設施。就算你的人連帶送命,那也顧不得了。

你說你可憐?很抱歉,「國家」這種組織不是普世慈善NGO,每個國家都應該優先為本國人的性命負責。人間世就是這樣,有意見的話到上帝面前去說。

舉例而言,法國在二戰一投降,英國就斷然襲擊法國艦隊、殺死大量法國海軍軍人,並且持續對法國進行戰略轟炸。同理,假如臺灣真的作出異想天開的判斷,近在咫尺的龐大駐日美軍與日本自衛隊,馬上就會變成危險的威脅。

總之,後方國家可以戰略模糊,前線國家卻萬萬不能。否則,無異於主動走進兩軍之間的無人地帶,同時接受雙方的炮火掃射,比面對單向的敵人更加悲慘。而且,後方國家所謂的「戰略模糊」也不是埋頭沙中、無所作為的意思,而是不想讓別人看穿他的底牌。

那麼,問題來了:倘若前線國家也跟著埋頭沙中、無所作為呢?

好問題。那不叫「戰略模糊」,而叫「沒有戰略」。

---

註:下圖為筆者攝於日本橫須賀軍港,疑似為美國海軍伯克級驅逐艦Stethem號(非軍事專業,判讀可能有誤)。

 

< 資料來源:一個律師的筆記本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作者 陳怡凱

陳怡凱
陳怡凱律師,台大法律系、法律研究所畢業,現服務於元鴻法律事務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