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零與共存之外

 

台灣因Omicron變異株引發的疫情尚在,年節即將來臨的大量人口移動讓人憂心。由於Omicron變異株的傳染速度快,但在疫苗接種率高的前提下又少見中重症,因此對大眾而言,與其說是擔心疫情,不如說是擔心隨疫情而來的防疫升級對生活的影響。於是從去年底各國Omicron疫情大爆發以來,台灣也漸漸出現與清零相對的「與病毒共存」聲音。

筆者長期關注一些具特定宗教背景的海外華人陰謀論時事頻道主,時常抨擊、諷刺中國的清零政策,彷彿清零是一種愚不可及的目標;但對於在Omicron前同樣以清零為目標的台灣,卻從來不置一詞。清零在某些人眼中成為專制集權政府體現權力的操兵手段,而歐美的佛系防疫才是人權普世價值的體現。

然而由於台灣相對世界更精細的防疫措施,人們已經習慣沒有疫情的生活,對病毒蔓延極其敏感,因此儘管現今對中國政府的認同感極低,在防疫目標上主流意見卻恰恰與中國一樣期待清零。歐美相對寬鬆的防疫措施,被視為以大量人民生命為代價、不負責任的政策。

清零與共存,在上述兩種論述模式下,形成了集權與自由、負責與放縱兩種意識形態的對抗。愈來愈多論述,都在這種二分法的意識形態框架下展開,在媒體上擴散成對立的陣營。

二分法是人類習慣的思考模式,它便於區分、選擇、作決定、賦與意義(貼標籤)與操控,因此我們常不自覺落入二分法的框架,並受到二分法背後的意識形態操控。然而,疫情與生活兩者,都是實實在在每個人要面對的現實。如何小心翼翼在控制疫情與維持日常生活之間取得平衡,並不是靠著信仰某一種意識形態就能達成。目前漸漸形成的必需在清零與共存二選一的氣氛,解決不了Omicron高傳染力的現實,也解決不了疫情對人民生命與日常生活的危害。

政治人物與新聞媒體近來呈現出一種必須在清零和共存二選一表態的氣氛,中央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王必勝說出「清零不是目標,清零是我們防疫工作的態度」,指揮官陳時中也說目前朝清零方向前進,未來未必能清零,僅能「可控」,這些說法其實都是被逼表態的結果。面對比以往更難抵擋的新型變異株,不斷地以清零或共存當成口號無濟於事,務實地按當下情勢維持疫情與民生之間的平衡就好了,不需要逼得人人把口號掛在嘴上表態,不然就是在打嘴砲而已。

(作者是世新大學傳播博士)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自由廣場〉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