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國戒嚴時代的人間證言

 

台灣男子葉石濤─作為黨國戒嚴時代的人間證言,電影近期在一些院線上映。一個自喻為「老朽作家」,鄉土文學論戰期間被一些年輕世代台灣作家以「老弱作家」稱之的一位跨越戰前日語、戰後中文的台灣小說家、文學評論家的時代際遇,呈現在一些人們的眼前。在電影院裡,一些仍記得關注台灣歷史,思考文化課題的人們,默默在銀幕前見證自己尚未正常化國度的人間印記。

自喻為「老朽作家」的葉石濤,認為台灣作家是一份天譴的行業。這與被喻倒在血淚裡的筆耕者鍾理和,分別象徵南台灣高、屏客家作家與府城台灣、高雄作家的歷史際遇,兩人分別在美濃和台南市有文學館,對他們的文學事蹟有所紀念和表彰。但相形於解嚴自由化後,民主化發展,公職競選熱絡現象,國家正常化仍欠缺文化振興,流於表面喧嘩,不免令人憂慮。

葉石濤正是與李登輝、彭明敏一樣,一九二○世代出生,戰後跨越日本語到通行中文的一代。為了跨越語文障礙,他抄寫小說《紅樓夢》學習中文。走過跨國、浪漫主義文學青年時代的他,戰後因讀了左派書籍,被牽扯和中國共產黨有關連,經歷了白色恐怖時代的政治犯牢獄生涯。從台灣文學的鄉土論到本土論,他的《台灣文學史綱》為台灣文學勾勒了主體性輪廓,許多評論建構了台灣作家論形貌,小說更具小市民知識人的時代情懷「台灣男子簡阿淘」系列和「台灣女子潘銀花」系列小說,分別描繪了台灣男性、女性的人間像。

台灣的政治改革運動形成於文學、文化的本土墾拓之後。民進黨於一九八六年成立,是一九七九年美麗島事件後長出的政治之樹。一九六四年,《台灣文藝》、《笠詩刊》的結社,彭明敏、謝聰敏、魏廷朝三人,發表「台灣人民自救運動宣言」,政治運動和文化運動應互為表裡,但在台灣,大眾消費社會形成,政治改革運動重文宣、輕文化。國家未形成或未正常化,公職選舉的政治常形成一些表面張力,缺少內涵的鞏固。

看看「台灣男子葉石濤」,看看台灣戒嚴時代的人間證言,台灣追尋建構一個獨立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之外的正常,健全、民主國家,會仍然蒙昧於泛中國國民黨流亡、殖民的殘餘中國性糾葛嗎?台灣的政治不只是公職選舉問題,更深層的文化課題不應該被漠視於政治權力的表面光影。台灣的國家重建要有社會改造運動,要有文化運動,經由公共價值的選擇決定國家方向。

(作者是詩人)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鏗鏘集》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