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顯龍為何要華人「落地生根」?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在國慶日演講提醒,美中角力引發地緣政治衝突,新加坡人民要有危機意識。他並語重心長地呼籲新加坡的華族社會要「落地生根」,不是「落葉歸根」。與此同時,曾入籍新加坡的聯電前董事長曹興誠則公開宣稱,不想看到台灣變成另一個香港,已經申請回歸中華民國國籍,並決意死在台灣。不論李顯龍的「落地生根」論,或是曹興誠對台灣的「落葉歸根」,指涉的都是以民眾福祉、國家安全與本土認同為主的現代國家意涵,在中共對台威脅急劇升高之際,特別值得吾人深思、推敲。

對於新加坡而言,本土認同才是一個小國在大國博弈中的生存立足之道。新加坡位於東南亞經貿、戰略要地,曾受英國的殖民統治,二戰期間又曾被日本佔領。二戰之後,新加坡在一九六三年以獨立城邦的形式加入馬來西亞,不料兩年後,即遭馬來西亞國會全票贊成,將新加坡驅逐出聯邦。隔日,新加坡共和國誕生。回顧歷史,新加坡發展的經驗非常特殊。一,它的獨立是被迫的,並非住民自決的結果,相反的,新加坡是渴望加入馬來西亞聯合邦;二是,馬來西亞驅逐新加坡,主要在顧忌新加坡華人居多,容易讓華人成為馬來西亞政治的主導力量。坦白說,海外華人社群根深柢固的「中華民族」、「中國人」認同,往往成為移民國家內部分化,甚至國家安全的隱憂,才是新加坡被逐出馬來西亞,被迫獨立的真正原因。而新加坡立國以來,除了推動經濟、產業的發展,更力促種族融合與共存,至今績效可觀。然而,在獨立五十七年後,李顯龍仍須呼籲華人要「落地生根」,不要「落葉歸根」,等於是要求華人完全融入新加坡,不要再有自己是中國人或華人的概念,不要再將中國作為精神上的寄託,使新加坡成為一個多種族和諧共存的生命共同體,得以凝聚全民力量在大國博弈中安身立命。

而曹興誠的「落葉歸根」,願意為保衛台灣戰死,表面上與李顯龍的「落地生根」不同,其實都是對於生長之地的認同,精神上是一致的。曹興誠是台灣的外省族群,這些當年蔣介石政權帶來的中國難民,在台灣生活了數十年之後,已經有第二代、第三代衍生,有些也與本地人通婚而成了「芋頭番薯」的新族群。因為兩蔣政權長期的洗腦,近年台灣歷經本土化與民主化之後,雖然多數外省族群已認同、融入台灣,但仍有少數人依舊「心懷故國」,認為自己是「中國人」,與台灣社會格格不入。嚴重的是,在台灣面對中國武力威脅之際,少數人殘存的中國人認同不僅是單純的精神意義,更彷彿在替中國併台主張背書。在烏俄戰爭中,烏東俄裔人口的親俄傾向、認同俄羅斯,就成為俄羅斯悍然入侵烏克蘭的藉口。由此可知,少數認同中國的族群,對於台灣實際上已形成潛在威脅。令人憂心的是,國民黨的領導階層與那些影響其權力結構的深藍族群,已經在台落地數十年,卻仍然嚮往落葉歸根大中華。而這些人因為盲目的種族血緣認同,缺乏良善價值的支撐,在台灣便無法得到多數人的支持;例如國民黨主張「統一」,固然是其言論自由,但是,其統一缺乏對民主自由人權的堅持,不敢要求中國必須走上民主才有統一的基礎,就造成了統一實質上淪為被併吞。國民黨統一主張會被台灣民意唾棄、被中共玩弄於股掌之間,可謂咎由自取。

不可諱言,華人以種族血統作為認同基礎,經常產生一個詭異現象︰即華人即使移民美、歐、日等國家,享受民主自由與經濟繁榮,卻仍然不願認同移民之國,仍以「中國人」自居,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政治招靈雀躍、亢奮。加上,中共擅於煽動民族主義,挑起對西方國家的仇恨,以及對台進行「圍台軍演」,企圖併吞台灣,稱霸南海,威脅印太安全之際,華人社群的中國人認同,便成為民主國家的隱憂。尤其,中國是實施一黨專制的黨國體制,黨的地位在國家、政府之上,中共更常把外界對中共的批判移花接木為對中國、中國人的批判,以致無論中共如何迫害人權、宗教與言論自由,霸凌鄰國,外國的批評與聲援,都會被中共抹黑為「辱華」、「傷害中國人民的感情」,被貼上「新八國聯軍」的標籤。如此一來,海外華人的「中國人認同」便成為中共爭霸的精神同盟軍,嚴重威脅這些移民國家的安全。這才是李顯龍呼籲新加坡華人要「落地生根」,以及曹興誠申請回復中華民國籍的微言大義所在。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