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中之「上合」不合

 

俄羅斯總統普廷在二月份北京冬奧會見習近平,取得「雙方合作無上限」的承諾後,悍然入侵烏克蘭,也確實獲得中國在油氣採購上的支持,然而這種態勢,正悄悄改變。

歷經數月久戰不下,已讓外界對於俄羅斯這個「全球第二軍事強國」開始質疑。甫結束的上海合作組織峰會,適足以說明這種狀況。普廷與習近平於峰會中再度會面,然而這次不僅未如預期的發表聯合公報,對於俄媒極力吹捧「雙方在峰會中談及烏克蘭及台灣問題」,中媒也以冷處理方式回應。

普廷在無法獲得中國支持下,於峰會結束後,隨即於國內發布動員令,徵招後備役三十萬人,同時策動頓內次克、盧甘斯克、赫爾松、札波羅熱獨立公投。然而中國對此的回應卻是「各國領土完整應得到尊重」,立場顯已偏向維持以烏克蘭為代表的既有國家主權原則,而非普廷試圖創造的「新秩序」。

與此同時,上合組織的內部矛盾,也隨著俄、中立場的不同調逐步爆露。峰會進行期間,成員國吉爾吉斯與塔吉克爆發邊境戰端,以觀察員身分受邀與會的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同樣上演駁火。這些存在於上合成員國間的種族與宗教矛盾,在過去被俄、中藉由優勢力量強行壓下,如今衝突四起,在在凸顯雙方已無法以一致步調行動。

其實,相較於北約等西方國家組成的國際組織,美國都毫無疑問的居於領導地位,上合組織自二○○二年成立以來,長期存在隱性的俄、中爭霸。對中國來說,中亞不僅是古西域,更是推動一帶一路的必經貿易動線。然而俄羅斯卻一貫將做為前蘇聯加盟國的中亞國家,視為勢力範圍。這種區域主導權之爭,直到近年習近平確立「聯俄制美」大戰略,才趨於緩和。

從習近平前腳結束在烏茲別克的峰會、後腳隨即踏進哈薩克訪問之舉看,明顯已開始為經略中亞展開積極佈署,其目看似為了鞏固搖搖欲墜的一帶一路,實則更不無藉由俄羅斯無暇顧及契機,擴充中亞影響力的野心。

(作者為公務員,台中市民)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自由廣場〉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