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防疫貢獻不該被選舉扭曲

2020、2021年台灣出色的防疫成效,寫下傲人的經濟表現成績。(資料照)

 

 

隨著地方縣市選舉逼進,政治人物頻頻把防疫變成選戰負面攻擊的議題,甚至完全抹殺防疫團隊貢獻。當然,從疫情爆發至今,許多措施和政策確實有檢討空間,不過,2020、2021年台灣經濟成長率能夠在全世界名列前茅,台股更衝到全球前幾強,難道不是台灣防疫的具體貢獻嗎?怎麼一到選舉就變了樣!

回顧過去,當疫情爆發之初,台灣先成功守住邊境防線,接著,各國被迫採取封城、停班及停課、禁止大型活動舉辦,台灣是全世界極少數維持正常生活的國家,許多民眾慶幸自己活在「平行宇宙」。

台灣出色的防疫成效,因而享有全球轉單效應,加上國內生產、製造、民間消費活動得以持續,寫下傲人的經濟表現成績。

大家應該還有印象,2020至2021年間,在各大財經新聞或數據統計,總是會出現「防疫有成」這四個字,如今,防疫表現卻因為選舉而遭到「全盤否定」,這落差也未免太大。

根據統計,2020年世界各國GDP(國內生產毛額)紛紛出現負成長,但台灣GDP成長率達3.1%,為當年全球表現最強勁的經濟體之一,也是30年來首次超過中國(2.3%)。去年(2021)即使國內疫情一度嚴峻,並實施三級警戒,但經濟成長率仍衝高至6.45% 創近11年最高,也連續兩年位居亞洲四小龍之冠。

股市是經濟的櫥窗,台灣在防疫表現出色下,經濟仍逆勢成長,使得我國股市持續上揚;2020、2021年分別大漲22.8%、23.7%,都是「亞股之冠」,且位居全球股市「前段班」。

不過,到了今年,由於變種病毒傳播快、國內疫情爆發,且除了中國之外,各國已放棄「清零」政策改採「共存」,一夕之間,國內每天突然數萬人確診,加上相關配套措施未備妥,自然引發強大民怨;防疫政策當然需要被監督、也需要被檢討,但全盤否定貢獻,顯然就與事實不符了。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財經青紅燈》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