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之握

死亡之握

正常人都知道馬英九的死亡之握並不是迷信,而是一種嘲諷,這個受到全民所托、曾經是台灣的總統,想辦法要利用服貿和出賣半導體,向中國朝貢投降。

高虹安說的死亡之握,原本是要隱藏自己炫耀國中時市長獎的尷尬,反而造成很不好的後果。嘲諷是需要智慧、也能展現這個人的聰明與否。早上看到汪浩貼了一張圖,也是在說死亡之握,他說一時在網路找不到高委員和馬英九的握手合照,貼出一張馬英九和習近平的握手合照,這就是相當成功的嘲諷。

嘲諷基本上最好是只能嘲笑自己,例如我可以說自己胖、自己跑得慢、自己笨、自己跑步像走的,沒有特殊的理由,不能說別人這樣。

成功的嘲諷是在尊重受害者的痛苦之下,嘲笑加害者或揭開加害者的神秘面紗。諷刺一定有傷害,但不是透過無意義的侮辱,而是利用嚴厲、準確的批評來呈現傷害,打破禁忌並顯得相對無害。諷刺呈現的喜劇效果是令人驚艷,喜劇元素可以非常有效地嘲笑諷刺的敵人,吸引更多的觀眾。唯一重要的是,諷刺在其決定性陳述中,不會因想要娛樂的慾望而淡化。

諷刺作者是一個冒犯別人的理想主義者:他希望世界變得美好,世界正在變得糟糕,而他在與邪惡搏鬥。諷刺主要是反對某件事,針對一個被認為有缺陷的事項,以及形式上令人難以置信的現實,不管人,機構和態度。無論任何諷刺作品,成功的關鍵問題就是:誰是敵人?

我想這就是死亡之握有趣的地方,在嘲笑一個出賣台灣的人,而不是什麼迷信!

< 資料來源:李忠憲facebook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作者 李忠憲

李忠憲
國立成功大學教授、《隱性反骨》作者。留學德國、研究資安、熱愛跑步、喜歡哲學。 曾任成功大學計算機與網路中心副主任、台灣教授協會科技組召集人。 寫臉書當筆記,喜歡德國文化,不愛爭辯,「很多事情是價值選擇的問題,而沒有對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