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到75年的青年公民權

全世界235個國家及地區中,主流投票年齡為18歲,僅約5%的國家或地區仍是18歲以上。其中,台灣則為「僅剩」投票年齡為二十歲的民主國家。如通過,台灣將新增約41萬餘人的青年選民。

2023年開始,民法成年年齡為18歲,18歲成年人除了需服兵役、負完全刑事責任外,也可以開始工作或考公職,也將賦稅、繳納健保費等。

但在需要承擔社會公民義務的同時,若沒有投票權維護自己的權利和表達意見,即是陷入「#權責不相符」的矛盾,權利被剝奪。

因此通過「18歲公民權」,就是要消除「有責無權」之窘境,更貼近社會現實面。同時也能讓青年認知到自身的完全自立能力,積極承擔社會責任。

-------------------------

#18歲公民權修憲案的歷史

《18歲公民權修憲案》早在1970年代,在台灣國內就已經開始討論,1984年國民大會已經提出「十八歲公民權」修憲案,但是涉及修憲將十分複雜,提案就此保留。

1994、1997年國大代表也數次提出,降低公民權年齡的憲改案,皆未闖關成功。

多個公民團體在2005年時開始推動18歲公民權,皆因為高修憲門檻等原因而失敗。

2014年3月許多未滿20歲者參與「#太陽花學運」,展現出青年的公民意識及政治參與,讓調降投票年齡的修憲議題,再度於政黨間掀起討論。

於是國民兩黨針對「投票年齡下修」,相繼提出憲法第130條修憲草案,並於2014年5月底通過一讀。

2015年立法院成立第8屆「修憲委員會」,各黨團雖有共識,不過當時國民黨團提出要納入「不在籍投票」,朝野對此仍存在分歧,最終破局。

2020年3月立法院一讀通過國民黨提出的「18歲選舉權,20歲被選舉權」憲法修正案,讓修憲的機會出現曙光。總統蔡英文在2020年5月的第2任就職演說中,宣布將開啟憲改工程,並將著重「18歲公民權」。立法院於2020年9月黨團協商後,同意成立「修憲委員會」。

公民團體建議應個別審議「18歲公民權」,確保不會發生前車之鑑。為了提高修憲複決的通過機率,將和2022年地方選舉共同舉辦,並且於2022年5月完成三讀。

但是,大家有印象的話,這二年「國民黨」藉口因程序問題,持續杯葛立法院的議事,立法院第10屆「修憲委員會」於2022年1月再度召開,在「國民黨」的干擾之下,通過民、眾、時共提的18歲公民權修憲版本,年滿18歲的中華民國國民,在未來將依法有選舉、罷免、創制、複決、參加公投及被選舉權。

不過,3月17日黨團協商後並無達成共識,接下來將交由院會表決處理。藍營雖對「18歲公民權」表示贊成,但覺得應把「動保、環保權」等也納入,綠營認為這些議題可後續討論。同年3月25日立法院以109張全數同意票通過表決,這是 #繼2005年後的第8次修憲案成案

回顧第7次修憲,原先握有複決權的國民大會在2005年被廢除,轉由全國公民投票進行,這也代表台灣將舉辦憲政史上 #第一次公民複決,須有約962萬人以上同意才能成立,能否順利過關是一大挑戰。

-----------------------------

#台灣修憲門檻是全世界最嚴格

任務型國大在2005年6月7日複決完成,除了國會體制改變,也訂定了如今修憲的超高門檻,至今確實再無任何修憲案通過。

根據台灣青年民主協會2020年公布的調查,中華民國憲法有 #全世界最嚴格 的修憲門檻,在「國會通過」及「公民複決」兩道程序中,是全世界「唯一」皆採取「#雙高門檻」的國家。

以德國修憲程序為例,雖須國會兩院三分之二同意,但不用經過公民複決。而日本修憲門檻也須國會兩院三分之二同意,搭配簡單多數的公民複決即可,並未設下同意票數門檻。

台灣青年民主協會因此呼籲立委參考國外做法,在兼顧憲法穩定性及修憲可能性的原則下,提出調降「修憲門檻」的草案,不應讓高修憲門檻違背世代正義。

若要讓憲法修得更理想,「降低修憲門檻」才是核心,目前朝野對「18歲公民權」有高度共識,公民團體與朝野同意為此次修憲優先處理的議題。

---------------

滿二十歲的大人們,將以公民複決將遲到75年的「公民權」,還給18~20歲的青年,讓台灣法律體系一起「轉大人」,完成增訂憲法增修條文第一條之一的最後一哩路。

11/26全民合力通過《18歲公民權修憲案》,962萬同意票,需要你的一票!

#支持18歲公民權

#遲到75年的青年公民權

#還權於民

(民國89年9月16日,那年我18歲,攝於桃園新屋祖厝)

< 資料來源:我是 Sabrina,我思故我在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