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民黨的社會構造

 

蔣體制時代的中國國民黨是蔣氏父子說了算,戒嚴統治時代的一些黨人、信奉懷念那樣的時光。權力的侍從們曾是共犯結構,也是分贓體系。鬆綁這樣的結構和體系是一九七○年代因國際形勢變化,中華民國的國家地位因被逐出聯合國,被美國斷交,台灣社會不斷的政治改革運動造成的。

美麗島事件是關鍵之役。一九八七年,蔣經國死前被迫解除長達卅八年的戒嚴,李登輝被提拔為副總統,在蔣經國任內去世的驚駭大浪中代理總統,順勢成為黨主席,並在餘任後經國民大會選為總統(六年),直選總統(四年),總計十二年,嘗試改變流亡殖民體制,落實台灣化。可惜他對中國善意,甚至委曲的「特殊的國與國關係」未能解決國共糾葛的國家難題。

後蔣時代台灣的政治,因應民主化發展,李登輝以中國國民黨台灣化鞏固政權,並順應民進黨的發展。打中國新黨旗號的反共愛國陣線,趙少康與黨提名人黃大洲競奪台北市長,導致民進黨陳水扁勝出。中國新黨陣線代表流亡殖民意識論群,在都會火花乍現,一直到二○○八年馬英九當選總統後,陸續回到中國國民黨,續為殖民性中國論號角。

相應中國新黨群落,宋楚瑜以輔佐李登輝建功,以及民選台灣省長之勢,二○○○年脫黨競逐總統,票數超越黨提名人連戰。選後,宋組親民黨,曾有四十多位立法委員的聲勢。一人黨主席,未能影響台灣走向。宋楚瑜不同於趙少康,他的黨政經歷扎根地方,有糾合地方政治人物的能量,是另一種路線。這些力量後來也大多回到後李時代的中國國民黨,宋甚至後來屈居連戰二○○四再戰總統大選的副手,雙雙兩度落敗收場。

連戰、馬英九不同於宋楚瑜、趙少康等冒進派,他們是坐待權力位置的人。連與大位無緣,連戰連敗收場。被視為李登輝傳人的連戰,甚至以到中國當「連爺爺」收場,大出台灣本土論及中國殖民意識論群意料之外。繞了八年,才由馬英九再為中國民黨拿回政權,但他的殖民意識馬腳盡露,八年後再失政權。

中國國民黨現在是趙群落(中國新黨),加連、馬群落(黨政世家),再加上宋群落(已非宋楚瑜親民黨)三股力量為主的社會構造。話語權在趙群落,地方黑金勢力即使黨中央強調反黑也難動搖。前者是頭腦,後者為身體,形同意識型態加利益形態的共構。中國腦,台灣身,就是中國國民黨的樣子,也是台灣政治的社會縮影。李登輝嘗試以台灣化延續中國國民黨政權,他的夢,因話語權不在台灣本地黨人而無法實現。趙群落戰鬥藍是中國新黨的幽靈,張牙舞爪的樣子籠罩在中國國民黨上方,成為台灣的政治陰影。

(作者是詩人)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鏗鏘集》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