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頑固份子邱垂亮教授

#燦爛的星辰

今天台灣從威權政體轉型走向民主政體,受到世界(中共除外)的肯定,有許多重要人物貢獻極大,我們不能忘記。我在寫完全書《燦爛的星辰》之後,特別在此補充數人。

#補充壽星之三

『我不是「台獨頑固份子」,我是「民主頑固份子」!』

–邱垂亮

1975年8月,一本「黨外」民主運動的政論雜誌《台灣政論》創刊。這本標舉「民間輿論的發言台」的月刊,繼《自由中國》、《大學》雑誌之後,「在批判官僚制度的行徑上,在閉鎖的環境中所造成的諸種不合理的事象,發揮『掃除髒亂』的功能。」。但是《台灣政論》只出刊五期,就被國民黨當局勒令停刊!

被國民黨當局拿來作為停刊「理由」的一篇文章叫做〈兩種心向〉,該文談論鋼琴家傅聰與一位中國出來的柳教授的談話,因觸及台海關係與台灣前途問題,國民黨當局以該文「煽動他人觸犯內亂罪,情節嚴重」為由,下令停刊《台灣政論》。這篇「惹禍」的〈兩種心向〉,作者就是來自台灣的澳洲昆士蘭大學教授邱垂亮。

邱垂亮於1938年3月27日出生,台灣苗栗客家人。

台灣大學外文系畢業,赴美留學改讀政治,專攻國際關係、政治文化和民主發展。獲加州大學(河邊)博士後,在澳洲昆斯蘭大學執教40多年。

邱垂亮不是關在象牙塔裡的書呆子,他關心台灣的民主前途,也關心中國的民主化。為此,他寫了政論文章40載,在海內外不斷為文,替台灣發聲,為台灣的民主自由呼號,啟蒙大眾,也為澳洲與台灣關係鋪路牽線。在台灣的民主運動路上,他是一位堅毅的勇士!一位「個子不高」的巨人。

一般學者寫政論,總是中規中矩,力求所謂「理性」、「客觀」,因此他們的文字往往艱澀索然。但是邱垂亮的政論則大異其趣。一如他幽默風趣、愛開玩笑的性格,他的政論裡面有許多他的身影、他的故事,喜怒哀樂,嬉笑怒罵,生動活潑,所以他的政論,像是文學的散文。這種散文式的政論(或說政論散文),使人讀來津津有味,讓讀者融入他的心境中。

邱垂亮長期為台灣的民主自由呼號,被中共列為「台獨頑固分子」,但是他靈活回應:「我不是『台獨頑固分子』,我是『民主頑固份子』。」邱垂亮這句話,明白揭示台灣獨立的理由,是為民主而台獨,不是為台獨而台獨。

邱垂亮晚年罹癌,在治療期間,他在Line上面組了一個好友的群組,每天抱病在群組中聊天,談論時局,依然談笑風生,開著玩笑當「老頑童」。

2021年3月11日,邱教授在line上留下這句話:「親朋好友,大家平安!我現在住院,非常虛弱,暫時不回答各位的關心問候。非常感恩!????」兩天後,3月13凌晨,這位學養深厚、關心時局,政論不斷的「老頑童」辭世!享年84歲。

< 資料來源:李筱峰Facebook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作者 李筱峰

李筱峰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名譽教授、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董事。曾任《八十年代》雜誌執行主編,報社記者、編輯、主筆;世新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專任教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