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除威權象徵,真的那麼遙不可及嗎?

桃園市政府願意花1.17億維護慈湖,而面對恰逢改建,改名行政成本低廉的中壢中正公園,卻不斷推遲。

去除威權象徵,真的那麼遙不可及嗎?

我早在2023年調閱市府預算資料發現,桃市府編列約2.65億整修、管理慈湖園區、兩蔣陵墓,其中慈湖整修經費,市府不斷運用追加預算的方式,增至約1億1759萬元的費用。

而制憲基金會也指出兩蔣陵墓也花費8750萬元,每年管理費至少6000萬元。

政府每年把高額的預算花在鞏固意識形態,維護威權上,卻不願意用一點點行政資源,來討論去除威權的可能性!

先前在總質詢時,我特別點出市府應該落實轉型正義,納入目前推動的「中正公園整體景觀環境改善計劃」中。

以中壢區的中正公園為例,若改名根本只需要支出公園告示牌等行政成本,即可實現轉型正義的第一步。

張善政長期將自己包裝成溫和進步的形象,但對中正公園改名這樣真正符合在地化、現代化、轉型正義、且成本低廉的工程,卻屢次閃躲,不願正面回答。

我強烈奉勸張善政市長,請選擇站在正義的一方,帶頭落實轉型正義,坦然面對台灣過去的歷史。

現今的台灣,民主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請張市長推動城市科技發展、各項建設的同時,也落實民主價值,讓桃園持續朝民主自由的現代化城市邁進!

< 資料來源:魏筠 facebook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作者 魏筠

魏筠
桃園市議員。東吳大學法律系學士、中央大學法律與政府研究所公法組碩士。曾任板橋與新竹地檢署書記官、桃園市政府便民服務中心副主任、桃園市非營利組織發展中心主任、民主進步黨客家事務部主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