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時報相關文章

台北暴雨 正副發言人在度假村度假

台北暴雨 正副發言人在度假村度假

台北市議員簡舒培。(資料照)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尼莎颱風外圍環流造成台北市連日豪雨,也引發關水門SOP爭議,台北市議員簡舒培在臉書PO文表示,經她調查後發現,上週末台北大雨來襲時,台北市市政顧問兼發言人陳智菡及副發言人魏文元,正在與家人在高級度假村度假,痛批「台北市要那麼多發言人要幹嘛」。 簡舒培在臉書PO文表示,週末的一場大雨,讓大家發現不只台北市長柯文哲消失很久,連柯文哲身邊的高官也都不見了,週日台北災情最嚴重的時候,陳智菡、魏文元竟然攜家帶眷在高級度假村度假,導致市府新聞發布完全失能,無法第一時間掌握災害狀況,及時發佈新聞通知大眾。 簡舒培指出,市府第一線同仁沒有足夠能量,讓市民了解緊急應變,平常罵人聲量很大,卻在災情發生時發言人不出來開記者會,也不發市長臉書告知市民,只要國民自己承擔責任,簡舒培在文末痛批「平常牙尖嘴利當柯禁衛軍,當暴雨襲擊台北成災時毫無作用,台北市要那麼多發言人要幹嘛?」
自由時報 2022-10-19
徐巧芯批陳時中英文講錯 反遭網狂酸

徐巧芯批陳時中英文講錯 反遭網狂酸

陳時中向現場外國朋友問好。(圖翻攝自YouTube)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台北市長參選人陳時中8月下旬與多名在台工作、生活的外國朋友相會,原本溫暖的談話,卻因一句「How are you going?」引起外界討論,除了有媒體大做文章,國民黨台北市議員徐巧芯也在臉書酸:「有人可以幫我神翻譯一下嗎?」結果遭網友反嗆:「自曝其短」、「大型翻車現場」。 陳時中的YouTube頻道本月10日發布「國際事務局」影片,片中陳時中跟外國朋友打招呼,說的是「How are you going?」影片中的中文字幕翻譯為「大家好」,英文字幕則為「「How are you doing?」原本一句簡單的問候語,卻有媒體質疑用法有誤,徐巧芯也對此在臉書發文開酸。 徐巧芯說:「不能只有我看到XD 第一句問好就問人家 How are you “going” ,有人可以幫我神翻譯一下嗎?」對於有網友留言:「我真的有在影集聽過外國人講這句話啊」,徐巧芯還回嗆:「問說你要怎麼去某處的時候是 how are you going?By bus or by train 沒錯啊」。 徐巧芯的發言引起網友熱烈討論,紛紛留言回應:「我高中就在加拿大唸書了,加拿大也有”How are you going?”這種用法哦」、「How are you going 就是簡單問候語,連這都不懂還敢出來批評,我真是大開眼界」、「原來你的英文程度只知道How are you」、「大型巧芯翻車現場,太好笑了」。 PTT上則有網友貼出澳洲YouTuber介紹澳式英文的影片,內容提到「How are you going?」是常見的打招呼句子,不過也有網友質疑這個說法較少見,怕有意思混淆的問題,另有網友嗆徐:「專門玩些中文英文的小把戲,其實有點無聊且幼稚。」 美國聖湯瑪斯大學國際研究講座教授葉耀元在臉書「葉教授的國際事務學院」PO文表示:「How are you going = How are you doing = How are you = 你好嗎。」但就使用頻率來說,「How are you going」在美國比較少人用,是老牌的紐澳英文用法,而「How are you doing」算是比較casual,「How are you」則是最基本的使用句。 葉耀元表示,其他比較常見的「你好嗎」包括「How’s it going」或是「What’s up」,文末他感嘆:「不懂沒關係,但麻煩下評論的時候至少Google一下,以免貽笑大方。」 球評石明謹也在臉書上發表評論,他說自己曾在澳洲待過一陣子,必須要說「How are you going?」在澳洲是一句常用的英語,意思是「你好嗎?」他另外補充,由於澳洲英語的尾音會先往下再揚起,所以他們見面打招呼時說「How are you going today?」聽起來會有點像「How are you going to die?」原本要說你今天好嗎?會變成你今天要怎麼去死?常被拿來做為笑點。
自由時報 2022-10-14
蔡壁如被撤銷學位 臉書貼文被洗板嘲諷

蔡壁如被撤銷學位 臉書貼文被洗板嘲諷

蔡壁如碩論被德明科大認定違反學術倫理,臉書被洗版嘲諷。(圖取自臉書)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德明財經科大13日宣布,認定民眾黨立委蔡壁如的碩士論文違反學術倫理,撤銷其碩士學位。消息曝光後,許多網友紛紛湧入蔡壁如臉書狂酸,最新一篇貼文下的留言數量甚至高達按讚數的2倍多。 德明財經科大昨天表示,經學校學倫會4次會議審理決議,認定蔡壁如之碩士論文確實有違反學術倫理並建議撤銷其碩士學位,經13日教務會議審議通過,且決定註銷其已發之學位證書。對此,蔡壁如昨晚間發聲明,強調她無法認同審查結果,將捍衛自己的權益與清白。 蔡壁如昨天上午在臉書發文,質問民進黨台北市長參選人陳時中有關高端疫苗的問題,傍晚傳出她的碩士學位被德明科大撤銷後,許多網友紛紛湧入該篇貼文底下留言狂酸,「好了啦,高端找妳投訴了嗎?妳還是對德明科大發表點意見吧」、「恭喜被撤銷學位」、「是不是該辭立委啦?人家林智堅都退選了欸」、「硬拗、逃避、不認錯說的是誰?要不要辭職呢?」截至今晨5點40分,該貼文按讚數800出頭,留言數卻已近1900則。
自由時報 2022-10-14
143國同意 聯大譴責俄羅斯 中國棄權

143國同意 聯大譴責俄羅斯 中國棄權

聯合國大會 12日以壓倒性票數通過譴責俄羅斯決議。(法新社)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聯合國大會(UN General Assembly) 12日以壓倒性票數通過譴責俄羅斯決議,譴責俄羅斯非法吞併烏克蘭領土。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感謝投下同意票的國家,並表示此決議具有歷史意義。 綜合外媒報導,在此次關於烏克蘭問題的緊急會議中,聯合國大會193個成員國中有143國投下同意票,支持譴責俄羅斯的非法行為,另有5國反對、35國棄權,其餘國家則沒有投。會議中以壓倒性票數通過決議,譴責俄羅斯在烏克蘭舉行「公投」,非法吞併烏克蘭部分領土。投下反對票的分別是俄羅斯、敘利亞、尼加拉瓜、北韓和白俄羅斯。包括中國、印度、南非、巴基斯坦、泰國、哈薩克、蒙古、越南等35國,則是投下棄權票。 美國駐聯合國大使湯瑪斯-葛林斐德(Linda Thomas-Greenfield)表示,此次投票不僅對烏克蘭及歐洲的未來很重要,對於聯合國的基礎也很重要。湯瑪斯-葛林斐德強調:「一個國家再也不會被允許以武力奪取另一國家的領土,聯合國是建立在這個理念之上。」 湯瑪斯-葛林斐德指出:「我們今天傳遞出來的訊息非常明確,作為一個國家,無論國土大小、國力貧富、建國時間長或短,只要你是聯合國會員國,領土邊界就受到國際法保護,他們不能受到任何人的武力侵犯。」 有143國投下同意票,另有5國反對、35國棄權。(圖擷取自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推特)
自由時報 2022-10-13
歐盟譴責俄國侵犯烏克蘭主權 不承認併吞公投

歐盟譴責俄國侵犯烏克蘭主權 不承認併吞公投

俄羅斯總統普廷在領土併吞典禮上與其他親俄地區領導人合影。歐盟歐洲理事會昨日發表聲明譴責俄羅斯非法併吞烏克蘭領土。(美聯社、路透;合成)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歐盟歐洲理事會(European Council)昨(30)日發布聲明表示,歐盟不會承認俄羅斯非法併吞烏克蘭領土的舉動,並譴責俄國進一步侵犯了烏克蘭的基本權利。 歐洲理事會在聲明中指出,「我們不會承認,未來也永遠不會認同俄羅斯為了進一步侵犯烏克蘭獨立、主權和領土完整性,而策動的非法『公投』,以及公投的虛假非法結果。我們永遠不會承認這種非法併吞。這些決定是無效的,沒有產生任何法律效力。克里米亞(Crimea)、赫爾松(Kherson)、扎波羅熱(Zaporizhzhia)、頓涅茨克(Donetsk)還有盧甘斯克(Luhansk)屬於烏克蘭。我們呼籲所有國家以及國際組織明確表態反對這種非法併吞。」 聲明也稱,歐盟將強化針對俄羅斯非法行為的制裁措施,這些措施將增加俄羅斯的壓力,以迫使俄國結束侵略戰爭。 歐洲理事會也重申,歐盟堅定地與烏克蘭站在一起,會在必要時繼續向烏克蘭提供強大的經濟、軍事、社會和金融支援。 俄羅斯總統普廷(中)在領土併吞典禮上與其他親俄地區領導人合影。歐盟歐洲理事會發表聲明譴責俄羅斯非法併吞烏克蘭領土。(美聯社)
自由時報 2022-10-01
讓俄付出代價 歐盟提第8輪經濟制裁

讓俄付出代價 歐盟提第8輪經濟制裁

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稱,這次的制裁會讓克里姆林宮付出代價。(歐新社)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28日提議對俄羅斯執行新的制裁方案,馮德萊恩稱,制裁是因為俄國在烏克蘭占領區提出的「偽公投」,而這次的制裁「要讓克里姆林宮付出代價」。 《路透》報導,馮德萊恩在布魯塞爾的記者會上表示,「我們不接受在烏克蘭地區的偽公投或任何形式的併吞,我們也決心讓克里姆林宮為了這次升級局勢而付出代價。」 《路透》指出,馮德萊恩口中的第8次制裁,會進一步影響俄國對歐盟的出口,預料將使俄羅斯再減少70億歐元(約合新台幣2141億)的收入,並且也將更多的軍事用途產品劃入出口禁止名單,例如飛航與電子零件或是特定的化學物質。 除此之外,新制裁方案擬將為石油價格制定法律上限,並禁止歐盟公民擔任俄羅斯國營企業的幹部。
自由時報 2022-09-29
高虹安博論參考文獻爭議 彭明輝:不合學術論文規範

高虹安博論參考文獻爭議 彭明輝:不合學術論文規範

民眾黨新竹市長參選人高虹安博論加工參考文獻爭議,政大教授彭明輝指出高虹安的本文並沒有這個注腳,就學術論文規範而言是不合格的。(資料照)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民眾黨新竹市長參選人高虹安2018年的辛辛那提大學博士論文,爆出今年9月17日才補上引用資策會期刊的第64條參考文獻,筆名吳鳴的政大教授彭明輝對此表示,高虹安的本文並沒有這個注腳,就學術論文規範而言是不合格的。 彭明輝於臉書指出,他在為學生講授「論文書寫的基本要求」時,由於恰巧發生高虹安博論事件,因此特別提到「本文未加注的文獻不可以列在參考書目」。 彭明輝說,如果內文沒有加注的文獻卻放在參考書目,期刊編輯可以用造假的理由不送審,直接退稿,而高虹安3次加工的博論參考書目64,就是出現沒有在本文中加注的狀況。 彭明輝進一步指出,高虹安臨時補的參考書目64,連期刊名稱都忘記更改,也不符論文基本規範,對於已經寫過博士論文的高虹安來說,不應該犯這種基本錯誤。 彭明輝表示,他不了解辛辛那提大學的學術規範,因此不清楚為何該校可以允許高虹安2次、3次加工論文,但就台灣各大學而言,應該是不允許已經上傳的碩、博士論文抽換或加工。當然,也許某些學校在特別狀況下會允許抽換論文。 另外,高虹安博論參考書目64有4位共同作者,彭明輝對此指出,合寫的期刊論文或研究報告,共同作者必須簽署同意書,才能寫進學位論文,否則必須視為其他學者的論文看待,不能當成自己的創見。 彭明輝強調,有關論文本文和參考書目的關係,是博士論文的基本要求,同時也是高虹安必須解釋清楚的。
自由時報 2022-09-25
中國房市爛尾燒腳 香港買家怨被騙跳火坑

中國房市爛尾燒腳 香港買家怨被騙跳火坑

中國房地產市場危機已經蔓延到香港,香港投資者不斷加入抗爭。(歐新社)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中國房地產市場危機已經蔓延到香港,香港投資者加入不斷抗爭的爛尾樓困境,他們對未完工的住宅開發大聲吶喊。 彭博報導,目前雖然尚無有多少受害者申訴的確切數字,但至少有100多名香港投資者購買了未完工的中國內地房產,香港消費者委員會表示,已收到130多宗有關房屋的投訴,總價值約2.49億港元。 香港買家聲稱,他們受到了推動大灣區投資的跨境營銷閃電戰的誘惑而跳入火坑,大灣區原規劃成經濟和住房中心,橫跨香港、澳門和包括深圳在內的中國南方城市。 根據一位以300萬元人民幣在澳門附近買下一處未完工房產的買家表示,他對香港推動跨境房地產投資感到焦頭爛額。他說:「香港政府鼓勵我們在內地購買房產,但現在看來我們被騙了」。 另一位香港投資者承認,他在中國選擇更便宜的房產根本就是在冒險。他說,許多城市投資者都是「小魚」,他們將畢生積蓄都花在了這些無法兌現的房產上。 由於中國負債累累的開發商的違約浪潮,導致數許多住房項目未完成,因此陷入金融動盪,引發憤怒的購房者發起抵押貸款罷工,他們威脅要在項目完成前不支付貸款,加劇了抵押貸款發行銀行對金融危機的擔憂。 香港受害人指出,他們擔心數十萬停止支付抵押貸款的中國人可能會讓香港人也陷入困境,並排除未來前往內地的機會。香港政制及內地事務局表示,正努力幫助城市購房者,並將投訴轉達給邊境官員。這些香港買家表示,我們不應該對通過政府間的溝通解決問題感到過於樂觀。 根據官方數據,今年前8個月的住宅銷售,與2021年同期相比仍下降了30%,而且幾乎沒有逆轉的跡象。
自由時報 2022-09-24
中國夢變惡夢 資金大竄逃

中國夢變惡夢 資金大竄逃

美中貿易戰及中共高層堅持清零,使得人民幣大貶,資金爭相出逃,習近平的「中國夢」變很多人的惡夢。(法新社)     人民幣貶破7關卡 外資大舉撤出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隨著美元持續走強,非美貨幣貶值,中美利差也不斷擴大,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日前失守7元大關,創下2年來新低,對中國經濟的負面影響也逐漸浮上台面。根據國際金融協會(IIF)數據指出,中國股市8月份僅有10億美元(約台幣314億)的資金流入,但同月債市流出額達77億美元(約台幣2416億),已是連續第7個月流出,在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訪台後,兩岸緊張情勢急遽升溫,地緣政治風險的不確定性,讓外資加速撤出。 中國外匯存底原本是世界第一,持有美國政府公債一度超過1兆美元,但在國內資金短缺情況下,陸續減持美債,目前日本是美國府公債海外的最大持有者。(路透)     中國持有美債跌破1兆美元 中國自去年12月至今年6月,連續7個月減持美國國債,今年來已拋售逾千億美元,中國原是海外最大美債持有國,最高曾有1.317兆美元(約台幣41兆)規模之美債,不過近年在中美關係緊張後減持速度加快,日本已成為美債的最大持有者,中國目前持有之規模已降至1兆美元(約台幣31兆)以下。 基於地緣政治風險的考量,以及俄烏戰美國制裁俄羅斯的前車之鑑,中國未來應會繼續減持美債,增加非美元資產的配置來分散投資風險。 中國房地產危機惡化恐波及金融體系,對中國經濟是一大隱憂。(路透)     房市寒冬、清零重擊中國經濟 拋售美債除了考量到匯率與美債殖利率走升對價格的影響,可能也與中國資金吃緊有關,不過,中國為何會出現資金缺口?自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情肆虐以來,清零政策已對中國的內需市場造成莫大衝擊,與此同時,中國房地產危機持續擴大,除了股市慘遭波及,經濟也出現放緩。 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第2季中國GDP(國內生產總值)年增僅0.4%,遠低於預期,更與前季增長4.8%相距甚遠,可見上海等大城封城對中國經濟衝擊之大。 圖為中國於肯亞建造的高速公路,因肯亞無力償付借款,抵押27年過路費給中國償債。(路透)     一帶一路8650億美元 大部份恐成呆帳 另外,中共於2013年提出的「一帶一路」計畫,也是造成該國資金流出的原因之一,起初,中國承諾資助發展中國家興建基礎建設,但部份工程不僅不符合經濟效益,也對當地生態環境造成傷害,更徒增參與國的財政負擔,再加上不平等的合作條約,使得該計畫逐漸為人詬病,馬來西亞、哈薩克等國紛紛退出計畫。 一帶一路已燒掉中國8650億美元(約台幣27兆),現在中國經濟面臨逆風,自己資金面臨短缺,已無法如過往般大撒幣,投資額逐年遞減,目前非洲許多建設已因資金短缺停擺,包括奈及利亞、烏干達的鐵路計畫都出現爛尾,而肯亞則是付不出鉅額經費,只好先割讓完工的高速公路路權27年,將通行費用於償還積欠中國的債務 。 隨著全球經濟因疫情與俄烏戰爭持續惡化,許多國家恐難以償還龐大債務而步上斯里蘭卡的後塵,越來越多國家陷入債務危機,也意味著身為主債權國的中國將難以回收多筆款項。 人民幣貶值、內需低迷、清零等使中國經濟疲軟,人民幣貶破7的重要關卡。(路透)     疫情、美國制裁 中國經濟打回原形  2000年初,中國挾帶著人口紅利強勢崛起,經濟隨之起飛,然而,2018年中美貿易開戰後,削弱中國的經濟實力,2020年疫情爆發無疑是最直接的衝擊,也擾亂了全球供應鏈,對身為全球最大出口國的中國來說影響更為顯著,貿易成本的提升侵蝕出口獲利,年初俄烏戰推升大宗商品價格,更不利於全球貿易,再加上美國加強力度制裁,箝制中國半導體業發展,禁用中國資通訊軟硬體引發的寒蟬效應,已對中國造成不小的打擊。 此外,當全世界積極升息對抗通膨,中國選擇降息刺激經濟,人民幣持續走貶,不光是影響中國自身經濟,亞洲地區甚至全球恐怕都不樂見。資本外流形成的資金缺口,導致房地產泡沫化,爛尾樓接連爆,還有不合時宜的清零政策再再拖垮中國經濟,內憂與外患降低中國成長動能,短期內經濟恐怕會繼續惡化。 中國堅持清零政策重挫經濟成長。(路透)
自由時報 2022-09-22
高虹安將赴中華大學演講 生:跪著聽?

高虹安將赴中華大學演講 生:跪著聽?

高虹安被爆論文涉嫌抄襲,出面反駁時竟還「戰校」,自詡從中學到研究所都是學霸,還說「不是像什麼『中華大學夜間部』」暗諷前新竹市長林智堅。(資料照,記者王千豪攝)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民眾黨新竹市長參選人、立委高虹安今天(20日)遭爆論文抄襲,隨後召開記者會駁斥指控,還列出自己的學霸經歷,點名「開戰」中華大學夜間部,引發爭議。資深媒體人陳東豪今晚PO出高虹安10月初受邀到中華大學演講的海報,嘲諷高失言;中華大學學生也出現一片反彈聲浪。 高虹安20日被爆其在美國辛辛那提大學寫的論文,疑似抄襲自身任職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資策會)期間,與其他研究員共同發表的論文。隨後她召開記者會強調自己沒有剽竊或抄襲,還炫耀自己的學霸經歷「戰校」大酸前新竹市長林智堅,「我高虹安今天從小到大,北一女、台大不說,我們師大也是榜首進去,台大是學術成績第一名畢業,我們今天不是像什麼『中華大學夜間部』,才要去做台大碩士灌水。」發言一出引發輿論譁然。 資深媒體人陳東豪晚間就分享一篇宣傳貼文,中華大學邀請高虹安10月6日到校演講「數據科學與國家城市治理」,陳東豪語帶嘲諷地說:「選舉有時候就是一場災難...。高虹安在記者會上戰校,但是,這是她10月的活動!中華大學...」。 中華大學學生會上週PO出的這篇「名人演講來啦」宣傳文,原先反應冷淡的貼文今天瞬間湧入不少校友和在校生留言「中華大學直到今天才聽到高虹安的真心話」、「夜間部的一定不能去,日間部的自己看著辦」、「你各位中華大學的同學真的要心存感激啊!榜首來了」、「請問聽演講需要跪著聽嗎?」、「不是像什麼中華大學夜間部的台大高級人要來了」。  
自由時報 2022-09-20
蔣孝嚴醜聞女主角 周玉蔻:不是王筱嬋、李紀珠

蔣孝嚴醜聞女主角 周玉蔻:不是王筱嬋、李紀珠

周玉蔻在節目上爆料蔣家秘辛。(圖取自Youtube/民視新聞網 )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資深媒體人周玉蔻近來槓上國民黨台北市長參選人蔣萬安,揚言要公布其父蔣孝嚴當年的醜聞。今天(19日)晚間周玉蔻就在節目中再爆蔣家黑料,為過去被栽贓為蔣孝嚴「小三」的王筱嬋平反闢謠,並強調真正的「晶華女主角」是一位名媛,目前就在台灣。 周玉蔻今晚在民視台灣台《辣新聞152》節目中表示,因為蔣萬安攻擊她「抹黑、抹紅、抹黃」,她才會用這樣強烈的方式反擊。她直言,蔣萬安不敢出面驗DNA,就是拿著蔣家的姓氏騙選票,而且她有95%信心「蔣孝嚴不是蔣經國的兒子,蔣萬安不是蔣經國的孫子」。 周玉蔻批評,蔣孝嚴用跟舅母紀琛的DNA相驗結果「隔空抓藥」,就變成了蔣經國的兒子,蔣萬安也因此被變成蔣家孫子。周玉蔻透露,去年底蔣萬安表態想出來選台北市長的時候,她就跟蔣孝嚴說過,蔣萬安的身世之謎勢必得要接受檢驗,包含蔣孝嚴如何利用DNA騙局在台灣政壇翻雲覆雨。 周玉蔻說,要不是因為姓蔣,蔣萬安在台灣政壇根本混不下去,再這樣下去連下屆立委都選不上。周玉蔻透露,當初蔣萬安第一次參選立委時上她節目,1個小時的內容其實只要10分鐘就講完了,因為蔣萬安「根本沒料」。 周玉蔻回憶,當年邀請蔣萬安上節目,是因為討厭蔣萬安的對手王鴻薇以及羅淑蕾,當時蔣萬安也確實因為到節目曝光,才順利脫穎而出,「我對任何人都是出於一個媒體人的初心,光憑你(蔣萬安)現在的態度,連立委都不值得做」。而蔣萬安近日上節目竟表示,周玉蔻最近對他攻擊是因為「局勢變了」,讓周玉蔻更是氣得火冒三丈。 周玉蔻說,今天她要替王筱嬋以及李紀珠平反,當年晶華飯店的緋聞案,蔣孝嚴捏造了女主角王筱嬋,還有被波及的李紀珠,這兩人20年來含冤莫白。而真正的女主角目前也在台灣,她是一位正宗的名媛,雖然(節目上)不會公布所有的名字,但希望蔣孝嚴對個人過去所做的所有謊言,能好自為之。 她表示,好幾年前就知道這件事情,當時沒有報導出來,是因為「沒有需要報導」,但今天因為蔣孝嚴要扶持兒子(蔣萬安)為首都市長,未來甚至要放成中華民國未來總統的團隊,她才決定出手。她說,蔣孝嚴、黃美倫陷害王筱嬋,還縱容外界傳聞李紀珠是晶華飯店案的女主角。當年王筱嬋即便極力申冤,結果在黨國體系蔣孝嚴所帶動的媒體風向,跟蔣家大魔手的情治單位之下,這個演藝圈的女性也只能遠走高飛到美國去。 周玉蔻透露,事件發生後,王筱嬋曾經在晚上聲淚俱下的打電話來強調「絕對不是她」。而當時在晶華飯店裡的到底是誰,一位「負責幫忙訂房的當事人」告訴她,「王筱嬋和李紀珠都是被冤枉的」,他也說了那個女生的名字,確實是正宗名媛,如果把她名字打到google裡,人人都知道。因此,她要呼籲蔣孝嚴應該站出來跟王、李兩人道歉。 由於節目中並未揭露「名媛」身分,引起不少網友好奇,紛紛留言詢問「床單女主角究竟是誰?」、「藏鏡人的姓名呢?」、「以前都以為是李X珠,原來是揹了黑鍋,那是哪個伊呢?」、「當時真的以為女主角就是王小姐……看來真的涉世未深的是我!」,也有人覺得「比希區考克愛情懸疑推理劇還精彩」、「原來政治圈的八卦可以如此精采」,直呼「要連載哦」。 蔣萬安在節目上嘻皮笑臉表示周玉蔻攻擊他是因為「局勢變了」,讓周玉蔻火冒三丈。(圖取自Youtube/民視新聞網 ) 當年王筱嬋上吳宗憲節目澄清與蔣孝嚴之間的緋聞。(圖取自Youtube/民視新聞網 )
自由時報 2022-09-20
拜登:若中國入侵 美軍將保衛台灣

拜登:若中國入侵 美軍將保衛台灣

拜登表示,若中國入侵,美軍將保衛台灣。(美聯社)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中國近期對台頻繁文攻武嚇,美國則派出軍艦「自由航行」以及提出各項挺台舉措,美國總統拜登接受《CBS》節目專訪時被問到當中國入侵台灣時,美國是否會保衛台灣,拜登強調美軍屆時將會保衛台灣。 拜登上週接受《CBS》新聞節目「60分鐘」訪問時,主持人詢問拜登:「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是否知道你的對台承諾?」拜登表示,美中之間同意兩國在許久前所簽署的協議,而且還有「一中政策」,台灣要對自身獨立性做出自身判斷,美國對此不採取行動,美國也不鼓勵台灣獨立。 主持人隨後詢問拜登:「不過美軍是否會保護台灣?」拜登回應:「沒錯,如果台灣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襲擊事件時。」主持人追問拜登,保衛台灣是否和烏克蘭不同,「當中國入侵台灣,美軍男男女女是否會保衛台灣」?拜登堅定回答:「是的。」 白宮官員表示,美國對台政策沒有改變,美國官方對於美軍是否會保衛台灣保持「戰略模糊」,但《台灣關係法》中載明,美國有義務提供台灣軍備、協助台灣自衛。
自由時報 2022-09-19
 NHK統整「颱風路線」 竟接連「繞過台灣」

NHK統整「颱風路線」 竟接連「繞過台灣」

有台灣網友分享日本NHK製作的份「颱風預估路徑」圖,發現連日本也關注這幾年的颱風,竟都完美繞過台灣。(圖擷取自NHK專欄「時事問題がわかる」)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台灣連續幾年都未有颱風登陸,該現象不僅讓台灣人傻眼,甚至連日本人都傻眼!近期在各大社群媒體都瘋傳1張,由日本NHK製作的「颱風預估路徑」圖,讓不少台灣網友看到後,忍不住議論紛紛。 有名網友在PPT八卦版發文分享1張圖,為日本NHK製作的近年各月份「颱風預估路徑」圖,只見照片中無論是幾月份的颱風,竟全都完美繞過台灣而行,而分享該圖的原PO則表示,「資方颱風?直接略過台灣是什麼意思?」。 貼文曝光後,立即引起不少台灣網友熱議,更被瘋傳到其他社群媒體上,大家紛紛留言表示,「台灣力場」、「3年沒放颱風假了」、「NHK都說台風了,台灣的風台灣管的」、「中央山脈:沒一個敢來挑戰」、「資方砸大錢架設天氣控制系統」、「中央斬颱刀有多久沒切颱風了」、「日本真的慘,地震多、颱風多、海嘯多,什麼天災都有他的份」。 據悉,這張圖來自NHK官網專欄「時事問題がわかる」,該圖也是由NHK社會組島川英介引用自日本氣象廳的統計,來預測颱風是否襲擊日本,並指出由於日本以南的太平洋赤道附近,海水溫度常年居高不下,在溫暖的海面上,大量的水變成了蒸氣,上升到空中形成水滴及雲,最後積聚成為颱風。 加上靠近日本的颱風,受到太平洋反氣旋和西風的影響,而太平洋高壓也因季節而異,夏季覆蓋日本,在秋季的逐漸向東。因此從圖片中可看到,颱風在7到10月多往日本方向,6、11和12月則往東南亞方向,因此夾在兩者間的台灣能完美躲過所有颱風。 此外,氣象專家賈新興也在今天於臉書發文表示,NHK製作的統計圖內容其實算小菜一碟,他另外分享了在1964年時的颱風路徑圖,當年共有34個颱風生成,但也是都是全部直接繞過台灣,往日本、中國、菲律賓等國前進。   12號颱風梅花(左)將於今天下午遠離台灣。(取自中央氣象局)
自由時報 2022-09-13
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辭世 享耆壽96歲

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辭世 享耆壽96歲

  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辭世,享耆壽96歲。(法新社,自由時報後製)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Elizabeth II)因身體不適接受醫療監護照料(medical supervision),英國王室成員8日下午趕往女王所在的巴爾莫勒爾堡(Balmoral Castle)探視,引發國際關注。在眾人陪伴下,伊莉莎白二世2022年9月8日(台灣時間9日凌晨)辭世,享耆壽96歲。 據《BBC》報導,在得知伊莉莎白二世病危的消息傳出後,週四下午不少英國民眾紛紛聚集到白金漢宮(Buckingham Palace)、巴爾莫勒爾堡外,即便陰雨綿綿,民眾仍擔憂著女王病況並為其祈禱,全國乃至全世界也都在關注最新消息。 英國白金漢宮稍早宣布,伊莉莎白二世已於8日駕崩(台灣時間9日凌晨)辭世,享耆壽96歲。 伊莉莎白二世今年6月剛慶祝白金禧(即位70周年),不僅是英國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也是世界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女性君主及女性國家元首。她生前為人親切,頗受國民愛戴,其駕崩消息一出,舉國上下皆表不捨與哀悼。 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左三)6月慶祝登基70周年,威爾斯親王查爾斯(左二)、康瓦爾公爵夫人卡蜜拉(左一)、劍橋公爵威廉王子(右一)、劍橋公爵夫人凱薩琳(右四)一同在白金漢宮觀賞空軍表演。(路透)
自由時報 2022-09-09
重點在「統戰劇本」!馮睎乾:幫楊丞琳說話就是幫中共

重點在「統戰劇本」!馮睎乾:幫楊丞琳說話就是幫中共

女星楊丞琳日前上中國節目談到,她在台北出生,卻是廣東人,還透露童年時期家庭經濟狀況不好,「吃海鮮是奢侈的在那」,言論引發許多討論。(圖取自Youtube)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女星楊丞琳日前在中國綜藝節目中自稱在台北出生、卻是廣東人,還透露童年時家裡經濟狀況不好「吃海鮮是奢侈的在那」,引發許多議論。對此,香港作家馮睎乾分析,這是中共統戰的「劇本」,並直言:「繼續替楊丞琳講好話的人,並不是在幫楊丞琳,是幫中共。」 「楊丞琳本人的童年生活和吃海鮮歷史,只是旁枝末節而已。」馮睎乾在臉書貼文表示,他想透過這則娛樂新聞談談中共宣傳方法和認知作戰技巧,這才是台灣人最該注意的地方。 馮睎乾說,這事情已把網友撕裂成兩派,不只台灣人意見分歧,連香港人也是,批評楊丞琳的人認為「在台灣吃海鮮很奢侈」是謊言,指楊丞琳貶低台灣;另一派則呼籲大家不要冤枉楊丞琳,指楊丞琳只是慨嘆童年家境不好,根本無意貶低台灣,又說看了完整影片就會明白。 他看了完整影片,得出一個結論:沒有人冤枉楊丞琳。 馮睎乾指出,這集節目中,楊丞琳和幾個主持人訪問了綽號「水鬼」的浙江漁民郭文標,郭文標不是普通漁民,是中共宣傳下的英雄,據「百度資料」所說,郭文標「參與海上搜救行動493次,成功救助遇險船舶約470艘,救助遇險船員超1650人」,現為浙江省第十三屆人大代表;至於跟楊丞琳「閒聊」的作家「麥家」是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   馮睎乾說,想知道楊丞琳有沒有貶低台灣,從節目逐字稿就一清二楚:   中共人大代表(郭文標):怎麼樣? 楊丞琳:(吃著豆腐魚)好吃。 中共作協副主席(麥家):丞琳你台灣人怎麼沒吃過? 中共人大代表:沒有的,台灣沒有豆腐魚的。 楊丞琳:沒吃過,其實我在台灣沒吃過什麼海鮮。 中共作協副主席:是嗎? 楊丞琳:早年家裡的經濟壓力也挺大的。其實吃海鮮是奢侈的在那。 主持人(華少):其實丞琳很早就出道了,丞琳是靠自己的努力,幫家裡還清了債務。 楊丞琳:我在台北長大,但是我是廣東人,然後我先生是蚌埠人。 主持人:(望向中共作協副主席)他先生李榮浩。 中共作協副主席:(木無表情,卻故作恍然狀)哦! 楊丞琳:他也是說出來的話跟寫的東西就是⋯⋯我覺得就是有人生閱歷的人還是很厲害。我來這節目,也是很想跟文化圈多交流,覺得可以提升很多,然後學到很多智慧嘛,因為小時候書真的讀得不多,就真的是太早出來工作了。 馮睎乾分析,看了逐字稿,明白了上文下理和所有人的背景,如果還有人說錯怪楊丞琳,他認為就是在幫中共宣傳部,「對白若非刻意設計,正常人聊天有可能由『吃豆腐魚』開始,隔不了幾句就突兀地說『我是廣東人,然後我先生是蚌埠人』嗎?那主持刻意跟作協副主席介紹楊的丈夫——副主席原來不知道楊丞琳背景,太好笑了——就是為了帶出楊之後的獨白,讓她稱讚大陸老公很厲害,『我來這節目,也是很想跟文化圈多交流,覺得可以提升很多⋯⋯』。」 馮睎乾接著說,甚至不必考究台灣有沒有「豆腐魚」,或推敲楊丞琳童年家境好不好,光是看上面那些假得不能再假的台詞,已知道整場戲就是為了「抬高中國,貶低台灣」,如果楊丞琳想表達自己童年家貧,吃不起海鮮,她應該說的是「其實我小時候沒吃過什麼海鮮」,而非「其實我在台灣沒吃過什麼海鮮」,因為她長大成名後,確實有在台灣吃海鮮,然而,楊丞琳自始至終想表達的意思,都是海鮮在台灣屬「奢侈品」,那麼有些天真爛漫的中國觀眾看了,就會有這個印象:「台灣人連豆腐魚這類平價魚也吃不到,又覺得吃海鮮很奢侈,真可憐啊!統一後,台灣人就有好日子過了。」 馮睎乾提醒,千萬不要小看這種看似人畜無害的「文化」節目,中共正是透過一點一滴的宣傳,讓中國人潛移默化,覺得台灣各方面都不如他們,需要中國幫忙「解放」,藉此增強中共侵台的說服力。 馮睎乾認為,楊丞琳本人是否知道自己在做什麼,這不好說,但節目製作者的意圖非常清晰——就是盡量利用楊丞琳這位台灣藝人,加強對中共「統一」有利的宣傳,醉翁之意不在酒,台灣人應該認清中共宣傳如何無孔不入,而非爭論台灣海鮮貴不貴。 馮睎乾在文末強調,「海鮮」本身是含糊的詞,活鮮、冰鮮、凍鮮⋯⋯各有不同,台港中定義亦未必一致,爭辯這問題,注定是沒結論的,最後只會撕裂民意,影響台灣人團結,但只要台灣人把焦點放在中共宣傳的「劇本」上,一切就無比清晰了——繼續替楊丞琳講好話的人,「並不是在幫楊丞琳,是幫中共。」
自由時報 2022-09-07
軒嵐諾過境3小時 重創「南」韓

軒嵐諾過境3小時 重創「南」韓

  蔚山沿海滿目瘡痍,原本鋪設在路面的柏油全被掀起。(美聯社)   被南韓媒體稱為「史上最強」的強颱「軒嵐諾」6日上午過境南韓,短短不到3小時就在各地造成嚴重災情。軒嵐諾直撲的濟州與南部沿海一帶災情最慘重,四處可見被強風吹倒的電線桿,或因淹水漂出家門的冰箱,漢拏山上記錄到的瞬間最大風速為每秒43.7公尺;全國有至少6.6萬戶停電,航班和渡船也受影響停擺,所幸多數地區均通報無人員傷亡。(國際中心) 釜山一間便利商店門窗全破。(歐新社) 浦項市房屋倒塌。(路透)
自由時報 2022-09-07
楊丞琳「爭議言論」 網狂酸:生日改為5月35日

楊丞琳「爭議言論」 網狂酸:生日改為5月35日

  〔娛樂頻道/綜合報導〕藝人楊丞琳到中國發展,近日在中國節目主動說「我是廣東人」引發議論;此外,她更說:「其實我在台灣沒吃過什麼海鮮。」直言在台吃海鮮是奢侈的事,林智群律師不忍發文狂酸,更有網友嗆爆:「生日從此是5月35日!」 楊丞琳因事業轉往中國,就連立場也隨著趨勢變動。(翻攝自微博) 楊丞琳近日將演藝事業轉往中國,近日她在中國節目自稱為「廣東人」,更直呼在台灣吃海鮮很奢侈:「其實我在台灣沒吃過什麼海鮮!」此話一出,律師林智群傻眼發文:「今天不是台灣窮,你嫌台灣窮,你為了討好外人,故意講得很窮!」更痛批她不是侮辱台灣,是汙辱她自己,還狂酸:「一堆(台灣)人不敢多吃(海鮮),是怕痛風!」直呼楊丞琳與他生活的台灣不是同一個。 林智群醫師發文痛批楊丞琳的作為。(翻攝自臉書) 網友看見林智群發文,紛紛湧入留言:「我記得以前去蘭嶼玩,導遊說他們窮到只能吃海膽龍蝦,真奢侈!」、「為了賺人民幣養中國老公,不惜出賣自己的身體和靈魂的藝人!」更因6月4日是楊丞琳生日,但中國因有著「六四天安門」事件,所以酸她不敢在中國過生日:「生日從此以後是1984年5月35日啦!」
自由時報 2022-09-06
特拉斯勝選 英國史上第3位女首相

特拉斯勝選 英國史上第3位女首相

英國外交大臣特拉斯奪得執政黨黨魁寶座,預計她明日將接受英國女王任命,成為英國首相。(路透)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英國執政黨保守黨(Conservative Party)黨魁選舉上週五(2日)結束,黨團1922委員會(1922 Committee)主席布萊迪(Graham Brady)今(5)日宣布,外交大臣特拉斯(Liz Truss)獲選為黨魁,預計她將在明日接受女王伊莉莎白二世(Elizabeth II)的任命,成為英國新一任首相。 根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特拉斯在最後一輪的決選中,以8萬1326票擊敗前財政大臣蘇納克(Rishi Sunak)的6萬399票,奪得黨魁寶座,這也代表她將繼「鐵娘子」柴契爾夫人(Margaret Thatcher)、梅伊(Theresa May)之後,成為英國史上第三位女性首相。 由於保守黨在國會下議院的席次占據絕對多數,因此新任黨魁也將順勢成為首相,但根據英國憲法,首相職位不得為「空缺」狀態,因此特拉斯必須等到現任首相強森(Boris Johnson)向女王辭職後,方可上台著手組閣。 按照往例,首相的任命儀式通常會在倫敦白金漢宮(Buckingham Palace)舉行,不過目前伊莉莎白二世正在蘇格蘭避暑,因此特拉斯接下來將偕同強森北上與女王會面,並在巴爾莫勒爾堡(Balmoral Castle)接受任命。 在外交立場上,特拉斯主張支持台灣,並對中強硬,她今年4月曾警告中國「必須遵守國際規則」、「我們必須確保像台灣這樣的民主國家能夠自衛。」7月份接受媒體專訪時也稱,英國不該在戰略上依賴中國,才能避免受到威脅。 前財相蘇納克在最後一輪黨魁決選告負,無緣首相大位。(法新社)
自由時報 2022-09-05
比對詹江村碩士論文 四叉貓:各種拼貼簡轉繁

比對詹江村碩士論文 四叉貓:各種拼貼簡轉繁

網路紅人「四叉貓」分享,表示他比對詹江村的碩士論文,發現內容「各種拼貼簡轉繁」,網友在關注之餘也紛紛開酸「整本63頁,才到13頁,已經有3頁是『極度雷同』」、「連中文的圖表都一樣,沒救了」。(圖擷自臉書)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網路紅人「四叉貓」近日槓上國民黨現任桃園市議員詹江村,昨晚他陸續在臉書分享,表示他比對詹江村的碩士論文,發現內容「各種拼貼簡轉繁」,網友在關注之餘也紛紛開酸「國民黨打論文簡直是自找死路」、「村長會說:這是收集資料,不能算抄襲」。 「四叉貓」昨晚連續發文,陸續PO出詹江村在2009年的碩士論文,到處拼貼內容的比對圖,他表示整本論文63頁我才看到第13頁,但已可看到詹的論文直接複製2005年的18期嶺東學報、2001年中山大學論文、中國網站中知網在2001年就曾出現的內容,且細看是直接整段複製貼上,連附錄的圖表模型也都直接照搬,「四叉貓」對此也酸「內容各種拼貼簡轉繁,我也懶得繼續看下去惹,今晚就到此為止,有興趣的再自己追吧」。 其他網友則紛紛留言表示「噗。看來詹江村要連續上第四天新聞了」、「隨便抓都是論文抄襲…」、「接頭抄人?請問kmt台北市王徐兩位大媽,這樣要不要退選?」、「整本63頁,才到13頁,已經有3頁是『極度雷同』」、「看來他確實有資格討論抄襲」、「怎麼一點都不意外呢?」、「連中文的圖表都一樣,沒救了」。 網紅「廣告小妹」也現身留言分析「不可以說村長沒努力過。戰略改策略、訊息改資訊,用語盡量台化。如果整篇直接簡轉繁,有些字不會自動分辨,例如『部分』不會轉部份。所以應該是有重新打過一遍」,並稱詹江村「他很努力了!!!!屬於抄襲界的上進人士」。 網路紅人「四叉貓」分享,表示他比對詹江村的碩士論文,發現內容「各種拼貼簡轉繁」,網友在關注之餘也紛紛開酸「整本63頁,才到13頁,已經有3頁是『極度雷同』」、「連中文的圖表都一樣,沒救了」。(圖擷自臉書) 網路紅人「四叉貓」分享,表示他比對詹江村的碩士論文,發現內容「各種拼貼簡轉繁」,網友在關注之餘也紛紛開酸「整本63頁,才到13頁,已經有3頁是『極度雷同』」、「連中文的圖表都一樣,沒救了」。(圖擷自臉書)
自由時報 2022-09-01
中國傲慢清零 每月經濟損失1.3兆

中國傲慢清零 每月經濟損失1.3兆

中國政府一直把重點放在限制措施和病毒檢測上,而不是接種疫苗(路透資料照)   譚德塞也看衰 叫中國要轉變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2019中國爆發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當時幾乎全球為防病毒快速蔓延,紛紛祭出鎖國政策,不過至今,基本上全球都在試著與病毒共存,中國仍將抗疫視為第一要務的經濟體。中國繼續採「清零」政策,大規模封鎖,導致供應鏈上生產和分銷的所有成本幾乎都在上漲。 所謂的「清零」措施,包括大規模檢測、追蹤接觸者和嚴格隔離等,少數幾宗病例都能觸發全城的封鎖。 世界衛生組織秘書長譚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認為,中國的「清零」防疫政策不可持續。自2019年底武漢爆發疫情以來,中國無論是確診、因病死亡人數,相對歐美國家來說低出許多,建議中國在政策上要做轉變,根本不需要繼續採取強硬的措施來遏制病毒。 嚴格而長時間的封城,讓中國居民面臨停診、供應鏈斷裂等災害。(路透資料照)   封控造成的死亡 多於疫情 世衛突發事件專案執行主任萊恩(Michael Ryan)表示:「這個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想要採取強硬的措施來遏制病毒傳染,是可以理解,但還需要考慮清零對人權的影響。」 然而嚴格而長時間的封城,讓中國居民面臨停診、供應鏈斷裂等災害。以「停診」為例,封城意味著醫院關門,即使每日醫院會開少數名額讓需要定期回診的患者看診,但這種掛號是要用「搶」的,即使成功拿到名額的病人,還需要跨過「頻繁做核酸」、「缺乏交通工具」等困難,才能到醫院就診。 此類事件在網路上發酵,引起激烈反應,有觀點認為,封控「停診」造成的死亡個案遠大於防控避免的死亡。不過中國政府似乎聽不到人民心聲,仍然將抗疫視為第一要務。 《BBC》指出,可以將此歸咎於兩個原因:政治和疫苗。 中國採「清零」政策,大規模封鎖(路透資料照)   中國政治自豪 拒絕外國有效疫苗 傳染病專家梁萬年在3月曾表示:「一些脆弱人群,尚未完全接種兩劑疫苗,或加強針,因此我們不能就這樣讓步。」根據官方數據,當時89%的人接種了兩劑疫苗,但符合資格的人當中只有56%接種了加強劑。 今年上海疫情爆發的時候,中國市政官員表示,60歲以上人士只有38%接種三劑疫苗,80歲以上只有15%接種了兩劑。在全國,80歲以上只有19.7%接種了加強劑。外媒指出,中國繼續堅持「清零」是政治性的,中國人接種疫苗數少,是因為官員一直洗腦國民,將疫情描述成一個國外的問題,歸咎外國旅客將病毒帶入中國。 《紐約時報》指出,中國時而解除、時而重啟的防疫措施,可能至少會持續到明年,部分原因是政府一直把重點放在限制措施和病毒檢測上,而不是接種疫苗。另外中國迄今拒絕引入外國研發的有效疫苗,報導形容「這個決定是出於政治自豪感,而不是醫學考慮。」 還有觀點認為,為了保障今秋召開「二十大」前,中國不出現疫情失控的局面。即使內部和外部壓力疊加,中國政府並未改變「清零」的嚴格防疫政策,而是在多個場合重申「清零」的重要性。 外媒指出,習近平堅持下達的政策,充分顯示一個獨裁威權體制的弊端:僵化、傲慢、過度控制、報喜不報憂。 上海經濟規模達4.3兆人民幣,中國實施封城,影響甚大。(路透資料照)   上海封城 第2季GDP衰退13.7% 上海每年經濟活動規模達4.3兆人民幣,居中國各省市之首;金融業方面是公認能與香港競爭的金融中心,也是全球最大的貨櫃港口,是中國對外進出口貿易首要樞紐。上海可以稱是中國的經濟首都。 上海今年首季GDP為增長3.1%,不過受疫情及封控等影響,第二季GDP年減13.7%,拖累上半年GDP跌5.7%。上海6月城鎮調查失業率達7%,第二季平均為12.5%,上半年平均為8.9%,均高於全國的5.5%、5.8%及5.7%的水平。 確診病例在中國國內持續居高不下,中國嚴格實施封城影響,中國美國商會(AmCham China)針對121家美企進行調查顯示,逾50%已縮減或延遲在中國的投資計畫,近60%下調全年的財測。 3月底統計,中國疫情封鎖可能帶來每月至少460億美元(新台幣1.3兆元)的經濟損失(路透資料照)   葉倫:中國封城 全球供應鍊中斷 因為嚴格的封成措施,外資及本土企業面臨停產。根據3月底統計,中國疫情封鎖可能帶來每月至少460億美元(新台幣1.3兆元)的經濟損失,約占GDP的3.1%產值。而當時經濟學家表示,460億美元的損失估計是保守的,因為這還不包括通貨膨脹對國家收入的影響,如果封城時間拉長,影響程度會翻倍。 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經濟體之一,城市封鎖、停工、塞港和港口關閉,對進口和經濟帶來衝擊,而這最終將擴及到世界各國。目前中國的經濟表現已經對全球各地經濟成長產生了外溢效應。 德國最大船運商赫伯羅特(Hapag-Lloyd)報告說,盡管上海港通過組織員工寄宿公司,來確保集裝箱貨輪的裝卸,但是從上海港前往周邊其他港口的轉運物流,出現了嚴重遲滯。 美國財政部長葉倫(Janet Yellen)警告。中國封城範圍之廣,將加劇全球的供應鏈困境,推升價格、阻礙商品流動和全球供應鏈的復甦。中國近年來建立供應鏈主導地位,不過因為嚴格的控管,造成多家企業、工廠停工、停產。為此,許多企業開始思考多地化生產。 中國經濟第二季的年增長率只有0.4%,比市場預期的1.1~1.2%還低(歐新資料照)   中國經濟成長 已貼近0 中國經濟第二季的年增長率只有0.4%,比市場預期的1.1~1.2%還低,也是自2020年武漢爆發新冠疫情以來,最低的季度成長率。上半年經濟成長更是只有2.5%,遠遠落後政府設定的全年成長目標5.5%。 上半年中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較一年前攀升1.7%,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CPI 上揚1%。第2季CPI 升2.3%,其中 4、5 月均上揚2.1%,6月攀升2.5%。 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調查結果,71%的經濟學家認為當前中國經濟形勢「差」。展望未來六個月,經濟學家普遍預期全球經濟將持續疲弱,國際貨幣基金(IMF)總裁喬治艾娃(Kristalina Georgieva)警告,中國經濟長期放緩,將對全球造成嚴重影響。
自由時報 2022-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