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自由時報
台灣正面臨一場因政治操弄而引爆的防疫危機。非洲豬瘟疑似病例的出現,不僅是病毒的威脅,更是政治惡鬥導致的制度崩解。這場看似單一的疫情警訊,其實反映出國會藍白聯手濫砍預算的魯莽與短視,導致台灣多年努力建立的防線在一夕之間出現裂口。
非洲豬瘟、口蹄疫與傳統豬瘟,長年來是台灣畜牧業的三大夢魘。政府與產業攜手奮戰多年,今年六月終於獲得世界動物衛生組織(WOAH)認證為「三大豬病非疫區」。這不只是行政成就,更是國家防疫史的重要勝利,象徵台灣食品安全與農業信譽正式躍上國際舞臺。這是每一位農民、獸醫與防檢疫人員的努力,才贏得的榮耀與信任。
然而藍白兩黨為了政治算計,強行砍掉農業部「防檢疫宣導經費」六成,導致邊境防線人力縮減、查驗能量下降。從機場到港口的防疫體系遭到削弱,病毒趁虛而入,如今台中出現疑似非洲豬瘟案例,正是政治干預的最不幸惡果。
更令人痛心的是,這並非台中第一次在食安防線上出包。去年春節前夕,中市驗出含有禁藥「西布特羅」的豬肉,但地方首長沒有將問題批號的肉品立即下架,反而趁機大肆攻擊中央,放任問題懸而未決。這種把人民健康當作政治籌碼的作風,不但違背行政倫理,更踐踏公眾信任。一旦政治人物以鬥爭取代治理,以表演取代防疫,整個社會就必然要為他們的傲慢付出代價。
非洲豬瘟沒有疫苗、沒有藥物,一旦擴散,後果不堪設想。養豬產業首當其衝,肉品加工、食品零售、餐飲等民生產業也將受創。這不只是農業問題,更攸關國家經濟與糧食安全。未來五天,是關鍵決戰期:台灣必須全面動員,嚴防疫情擴散,守住辛苦築起的「非疫區」防線。
更深層的教訓是:政治若凌駕專業,任何制度都將形同虛設。國會的藍白勾聯,犧牲的是全民的利益;地方政府的政治操弄,毀掉的是台灣的國際信譽。防疫不是政治秀,更不是攻防工具,而是攸關人民生計與國家安全的底線。
台灣不能再被意識形態綁架。輕率砍預算、為對抗而表演,這樣只會反噬台灣。政治可辯,但病毒不等;當政治霸凌專業,防線就會出現破口。守住防疫不只是保住產業,更是守護台灣的社會韌性與民生未來。
(作者是台灣北社社長)
鯨魚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