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筱雯相關文章

公眾人物的隱私權

公眾人物的隱私權

  每個人對個人隱私的感受不同,如果當事人認為這是屬個人隱私,就必須尊重當事人。圖/CC0 Public Domain   這兩天台灣出現匪夷所思的新聞,一位自稱麵包師傅的人,緊隨著散步中的前總統陳水扁拍攝,已經被要求制止了還一拍再拍,並放上特定網站,公開地對其健康狀況冷嘲熱諷一番,然後再經過媒體大肆報導,成為新聞焦點。這種特意製造爭議性新聞,若用「只是一般民眾拍攝,用作公眾議題討論,沒有商業目的」為藉口,來規避法律責任,就更有鬼了。到底公眾人物在「公開場合」的非公務,或非商業活動,是不是就可以隨便任人拍攝並發表,以及拍攝者是不是個人針對「公共議題」讓公眾來討論,種種討論是否「侵犯個人隱私」。而且,公開的特定網站也就是數位媒體,加上許多媒體的轉載與報導,其實就跟發表在傳統媒體一樣,這是很嚴肅而且必須深入追究的問題。 英國的人權法案(The Human Right Act 1998)對隱私權有兩階段的測試,第一個問題是,這資訊是個人隱私嗎?(Article 8- is the information private?)第二階段是平衡測試(Article 10- the balancing exercise),也就是言論自由與隱私權之間的平衡。最重要的判例是名模坎貝兒被跟拍案,鏡報刊登坎貝兒從戒毒診所走出來,以及之後在街上行走的畫面,加上報導內容披露她個人健康情況,雖然鏡報以「為了戳破坎貝兒宣稱沒有毒癮的謊言,報紙必須詳加報導證實」來回應。2004年,法官的判決把焦點從「未經許可,侵犯個人隱私」,轉向「被揭露的資訊的本質,是否屬個人隱私(個資、帳戶、健康、病歷等等)」,以及「保護個人自主權,身份地位與自尊」為考量,鏡報也因無法一一舉證所謂的公共利益而敗訴。這是尊重人權的一大進步,不是八卦小報以第一手消息揭發醜聞(kiss and tell)為理由,就可以任意侵犯隱私。 第二個重要判例是2005年歐盟法院的判決,德國漢諾威公主被跟拍案,擴大了坎貝兒被跟拍案的侵犯隱私範圍。漢諾威公主因為不堪長期被媒體跟拍騷擾,連在餐廳吃飯,逛街買東西,運動健身等等,都被媒體曝光,制止也沒用,因此訴諸法律。一開始德國法院認為漢諾威公主是公眾人物,因此拍攝者沒有侵犯隱私,但歐盟法院則明確指出,在公開場合的日常生活也是屬於個人隱私,這已經是違反歐盟人權法案(European Convention on Human Rights, ECHR)的第八條,侵犯個人隱私。因為每個人對個人隱私的感受不同,如果當事人認為這是屬個人隱私,而且近距離拍攝,已經對其日常生活造成騷擾,就必須尊重當事人。在英國,對於保護個人隱私的救濟管道,可以向法院申請禁止令(injunctions),或超級禁止令(Super injunctions)。 至於個人網站是否算是公開發表?因為媒體科技的改變,從部落格到微媒體,自媒體,臉書粉絲頁等等的興起,已經擴大,甚至完全改變了傳統上對媒體的定義,人人生活在可能每天都會被轉發分享個人隱私的社會。因此,如果當事人沒有在網路上,或社交媒體上揭露個人隱私,他在網路上的個人隱私權就必須被尊重,在網路上,人人都應該都有合理期待,保護個人隱私。 最後是許多媒體的轉載與報導,到底算不算是侵犯隱私?就像英國的凱特王妃在度假時,被狗仔用長鏡頭拍到正在陽台日曬的清涼照,其他媒體能不能轉載報導?在所謂的公共利益或公眾興趣,與防止侵犯私人隱私之間該如何取得平衡?如同坎貝兒被跟拍案,這必須將每個事實環節,與各式各樣媒體的報導內容,拿出來一項一項的逐一檢視,哪個是公共利益,哪個是侵犯隱私,並深入討論,而不是以這是公眾議題為藉口,一以概之。 台灣曾經長期在威權政治下,以特務治國,完全不把人權當回事。才會有「法院是國民黨開的」,「調查局也算是國民黨的附隨組織」,這種獨裁國家才有的現象。連帶地,在這種國家體制與社會教育下成長的人,也缺乏對人權的認識與尊重。如果陳前總統及其家人能將此事訴諸法律,是個非常好的機會,讓台灣能針對相關的人權法案有進一步的辯證與判例,並測試台灣對人權的法律邊界。而不是僅以「違反社維法,處三千元以下罰鍰」,這種填鴨式教育下的制式答案回答問題。台灣若要逐步成為成熟理性的民主國家,對人權與隱私權的討論與追究,才是真正的「公共議題」。
李筱雯 2016-10-31
Taibei是哪裡?

Taibei是哪裡?

  2006年當我還在念博士班時,新學年初始時,有一天我到指導教授的研究室跟他討論論文進度,尚未討論前他就拿出一張新生入學名單說,今年我們系上來了很多台灣學生。他還煞有介事地用ㄓㄔㄕㄖ不分的音調,努力念出台灣學生的名字。我瞄了一眼一長串的學生名單,大部分都是亞洲學生的名字,更明確地說,絕大多數都是中國學生的名字。但是,為什麼一個年邁的英國教授能夠一眼看出哪些是台灣學生呢?當然是因為拼音的方式不一樣,因為拼音方式不同,讓台灣學生在絕大多數是中國學生的名單中,有辨識性。遺憾的是,這種辨識性有逐漸被同化與統一的趨勢,而且是禍起蕭牆。 英文拼音怎麼拼很重要,因為涉及根源(root)。百年前許多中國閩南裔的移民到東南亞,其子孫迄今還是維持原來的姓氏,例如,今年五月一位來自菲律賓的護士Victorino Chua,服務於英國的Stepping Hill醫院時涉嫌毒死病人,被以謀殺罪逮捕,判終身監禁。從新聞報導中,一看到他的姓氏與發音,就知道他是福建移民後裔。我也遇過來自新加坡與馬來西亞的朋友,姓Ng(黃),Tan(陳),Foo(馮),Ong(王)等等。但是一看到這樣的姓名拼音,也會知道這個人不是來自現今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就連香港人,其名字也自有一套粵語拼音方案,迥異于中國大陸的漢語拼音。同理,若看到名字拼音有Chu, Hsiu, Hsiao, Hsu, Tsai等等,就會知道這個人,或其家庭背景是來自台灣。但是,若一律都改成目前台灣的執政當局曾倡議的所謂「國際通用」的漢語拼音,在西方人眼中就全部都是中國人,因為可辨識性不見了。 姑且不論爭議已久的台灣地名在英語拼音上的混亂與一國多制,如果已經連通用已久,國際聞名,且毫無疑慮的首都名稱Taipei,也被改成Taibei,就很匪夷所思。 由優質新聞發展協會出版的所謂兩岸三地首部專論社交媒體與新聞業的著作,編者之一的中國學者,在其任教的英國李斯特大學的英文網頁上標示的出版地與出版社,寫成Taibei: Quality Journalism Development Association. Taibei是哪裡?一時之間我還真不知道這是台灣哪個城市。這位中國學者是沒到過台灣,或沒到過台北,所以用自己習慣的漢語拼音嗎?不,原來去年六月已經到過台灣開會,與書名一樣的圓桌會議,而且還是拿台灣的科技部,文化部,陸委會等中央政府機關補助的經費。但是這本集結兩岸三地學者著作的書,只有中文版,沒有英文版,可見是這位主其事的中國學者自己翻譯的書名與出版地。 還有哪裡把Taipei改成Taibei呢?搜尋一下後發現,由中國溫州人經營的Chinahotelsreservation.com,預訂旅館的網站也寫成Taibei,在其英文網站上,理所當然地把台灣納入中華人民共和國版圖。除此之外,還真難發現把台北的正式官方名稱Taipei,寫成Taibei的人。 由兩岸統合學會的部份學者主導的課綱微調,以中國中心為思想,把台灣納入中國史綱的一部分,不僅內容有爭議,其修改過程也涉及違反程序正義,反黑箱課綱的運動如火如荼地進行着,有人批評教育部一意孤行,與年輕世代為敵,甚至逮捕記者與學生的行為,有如獨裁國家的政府。但如果連由台灣的政府機關補助,在台灣出版的「優質新聞發展」的論文集,也可以被中國學者故意把Taipei,改寫成Taibei,還大剌剌地登在自己的英文學術網頁上,對外宣揚,實在是太諷刺了。 台灣與中國的各種交流愈來愈密切,如果基於誠意,平等互惠,互相瞭解,這是必要也是應該的。但是如果耍小手段,背後插刀,或者台灣方面的相關單位也不明究理,成為「被中國」的一部分,就很可議。
李筱雯 2015-07-26
中華民國不存在

中華民國不存在

  中華民國到底在哪裡?(網路、中央社資料照片,民報合成)   近來中國國民黨準總統參選人洪秀柱的一句「中華民國不存在」引起驚天動地的討論。國民黨為了補救,特地安排洪秀柱在抗戰勝利七十週年紀念活動中演講,反覆確認中華民國的存在。中華民國的抗日戰爭史,的確曾經存在,只是不存在當時的台灣。中華民國縱使存在現今的台灣,卻只是台灣歷史的一部份,台灣還有日治史,清治史,鄭氏王朝,荷西殖民史等等,以及愈來愈重要的庶民史,以台灣為主體的獨立史觀。 那麼中華民國到底在哪裡?香港鳳凰衛視近來為郝柏村製播不少節目,除了專訪,還有去年的「我的中國心重返戰場─郝柏村的抗戰之旅」,以及今年的「鳳凰大視野─重返戰場」,單一鏡頭跟著郝柏村的獨白,一路走遍中國的大江南北,雖稍嫌單調,但可以感受到年逾九旬的郝柏村,想要重溫自己一生當中很重要的歷史記憶─抗日戰爭。一個垂垂老矣的老人,懷念人生最精華時期的驚濤駭浪及其成就,當然有十足的正當性,而且這也是推翻清朝後,中華民國最重要的歷史戰役,更是中華民國存在中國最有力的正當性。諷刺的是,中國官方的抗戰紀念活動中,絕口不提國府與中國國民黨,只以中國共產黨為主,正有如執政的中國國民黨在台灣的抗戰紀念活動,也刻意忽略台灣人在二戰期間是日本兵的事實。 比起中國國民黨與中國共產黨以斷裂式,單一面向的論述來紀念二戰勝利,英國為了紀念歐戰勝利七十週年,由BBC2主導製作一系列的紀錄片則內容廣泛。最主要的一部紀錄片是以歷經過二戰的英國平民的故事為主,也就是二戰時期的庶民生活史,用意在鼓勵新一代的英國人去捕捉最偉大的一代人的記憶,有傳承與教育的意義。其他的當然也少不了重要將領的訪談,戰爭時期的領袖,戰後的變遷,以及加勒比海殖民地在戰時的重要角色。主要的節目包括,「歐戰勝利日:紀念勝利」,「英國最偉大的一代」,「戰爭時期的BBC」,「邱吉爾:贏了戰爭,輸了和平」,「殘酷的和平」,「為國王與帝國而戰:加勒比海的英雄」,「二戰:1945&坐在輪椅上的總統」等等,從電視到廣播,從全國到世界,再到英國各地方的二戰記憶,節目不下數十個。內容不僅記錄史實,也兼具反思與批判。有趣的是,BBC2今年同樣製播了關於日本的節目,卻跟戰爭一點關係也沒有,而是「日本:地球上令人著迷的島嶼(Japan: Earth’s Enchanted Islands)」,共分三集介紹本州,西南群島,以及北海道。每次播出收視率都維持在前十名,內容詳述日本的自然景觀與人文風情,畫面精緻細膩,比起國家地理頻道製播的紀錄片毫不遜色。可以預見,這個紀錄片不僅在國內有高收視率,有公共教育意義,也能夠行銷到世界各地的電視頻道,充分發揮英國的軟實力。 至於郝柏村的重返戰場效果如何呢?有天與一位年輕的中國傳播學者聊天,他感嘆地說「中國的硬實力太硬,軟實力又太軟」,意即硬實力嚇死人,讓人退避三舍,軟實力又一點競爭力也沒有。他舉例,就像郝柏村重返戰場這種低製作費,年輕人不感興趣的節目,充其量只是一群老先生老太太的自我呢喃。更別提那些抗日神劇,內容荒腔走板,教人不敢恭維。這樣的電視節目能夠說服誰,或者能賣到哪裡去。說到底,他更重視的是現在中國官方一味吹捧「中國模式」,卻無法解決已經非常嚴峻的貧富差距問題,未來該怎麼辦? 事實上,當今中國年輕一代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時代下成長,所受的教育是中國共產黨的革命史,他們對中華民國與中國國民黨的陌生,或者不感興趣,可想而知。尤其,近廿年來大量的中國年輕學子遠渡重洋到歐美各國留學,遊學,或交換學生,甚至移民,無不胸懷大志,在這個競爭激烈又充滿機會的年代,人人想的是未來。同時,台灣年輕一代,從反課綱微調的高中生喊出「汝思華,吾思台」的口號,可見台灣年輕人已經擺脫大中國史觀,腳踏實地以台灣為主體,而不是糾結在中華民國的框架裡。換言之,從兩岸年輕人的現況看來,洪秀柱果然真人快語,一語中的,中華民國也許的確已經不存在了。
李筱雯 2015-07-07